第855章 神童之名(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现大量用户无法打开网页访问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首字母+org点com,)找到回家的路!

金山府,溧阳县,九泉镇,传说有一位神童。

神童三月能言,六月能走,一岁便与人对答如流。

神童三岁时,从未听闻什么是书本,突然有一天,便向家人索要起来。

家人寻到书本拿来,神童眉开眼笑,笑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日,吾梦始也!”

家人闻之,乃惊,四目相对曰:“贫家欲出贵子呼?”

神童六岁,四书倒背如流,五经问答无惧,神童之名始现。

周围府县听闻,观者如流,一问一答,果然通读四书五经。

溧阳王旭,名传金山府,人人皆曰:“古之圣贤莫过如此。”

这一年,神童八岁,已到开蒙之时。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独乐不如众乐,不若与众。”

被本体丢在儒界孕育,时年八岁的分身王旭,正在房间内阅读孟子。

孟子微言大义,他的学说以点盖面,每次细读都有不同思绪,人生意义尽皆在此。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相比孔圣,孟圣的学说更为我所中意,四书中唯有孟子,我算是略窥门庭。”王旭捧着孟子一书,虽然孔、孟、朱、王中的朱熹与王阳明,也被称为亚圣,可相比孟子还是要差一些。

孟子的舍生取义,代表了儒家风骨,不管读书人背地里如何龌蹉,表面上都要维护这种风骨。

王旭苦读孟子,不只是学习孟子的理念,同样也在思考,理念背后的儒家游戏规则。

“旭儿...”正想着,门被从外推开了,走进来一位三十来岁的妇人。

看到这位妇人,王旭从书桌后面站起来,恭敬的开口道:“见过母亲。”

眼前的妇人,便是王旭此世的生母王夫人,生养之恩,王旭也不敢淡忘。

“旭儿,你今年也八岁了,到了蒙学的时候,镇上的刘老夫子,可是盼望着你去学堂呢。”王夫人拉着王旭坐下,一脸欢喜的打量着王旭。

她本身就没有子嗣,四十多岁,才有王旭这么一个孩子,当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别提有多娇惯。

幸好,王旭带着本体的记忆与思维,不然换成真的八岁孩子,遇到如此娇惯的母亲,八成得养成纨绔子弟。

没法不纨绔,王旭这些年来,提过的要求就没被拒绝过,有如此溺爱自己的母亲,再加上吃喝不愁,英雄汉也得倒在温柔乡。

“母亲,镇上的学堂...”王旭想了下镇上的私塾,还有那个整天醉醺醺的老夫子,摇头叹息道:“不如不去啊!”

诚然,学问不是看书就行的,也需要名师教导。

但是以王旭的水平,别说一个老秀才,就是等闲的举人都教不了他。

去镇上的私塾上学,还不如不上,不是王旭小看那位老夫子,而是那位老夫子真不怎么样。

这些年来,九泉镇别说举人,连秀才都十几年没出过了。

很大原因就在于,这位刘老夫子学问不扎实,所谓的秀才功名,也是县里的老爷看他考了几十年,看不过去施舍给他的。

单以学问来说,刘老夫子也就是老童生的水平,而且还喜欢在教书的时候夹杂私活,将自己认为对的讲义掺和进去,这不是误入子弟吗。

“旭儿,你是怎么打算的?”王夫人知道王旭从小就有主见,不能以普通孩子看待,王旭说镇上的私塾不行,那肯定就是不行的。

“孩儿也考虑过,我们溧阳县虽然没有进士,却有一位归隐的大儒。大儒薛牧山,薛老前辈,目前正在三涧溪结草为庐,只有他能做我的启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