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设检查岗前,一名头戴防寒绒帽、肩挎“波波沙”冲锋枪的苏军士兵高高举起右手:“停车!”
老旧的卡车在嘎吱一声尖响中停住了,发动机像个肺部不太舒服的老头儿咕隆咕隆地咳嗽着,跟“玛莎拉蒂”的发动机相比简直就是垃圾。
林恩和弗朗茨不动声色地坐在车厢里,听着驾车的佩特用纯正流利的俄语与对方交涉,隐约听到对方在询问车上的货物以及此行的目的地,佩特应该向他们出示了印制的送货单——谈不上伪造,只是印制了线条和名称的表格看起来要比纯手写的更加正规一些。
不多会儿,苏军哨兵转到车尾,林恩他们有意没有在车厢后面挂上篷布帘子,因而站在那里对车厢里的情况一目了然。苏军哨兵略略打量了一下,又盯着林恩和弗朗茨看了看,见两人都是淡定而淳朴的表情,便朝岗哨那边挥手喊道:“放行!”
这一声“放行”让林恩微微紧张的心态顿时舒缓下来,若没有意外出现,这将是离开列宁格勒前的最后一道常设检查岗,然后他们只要避开交通主干道,在事先勘测过的乡间道路上迂回前进,就能够较为顺利地抵达靠近芬兰边境的预定地点。
老迈的发动机并没有在这个时候抛锚,哨杆升起后,卡车一摇一晃地向前行进,这座岗亭采用混凝土构造、旁边还有供哨兵住宿矮房的检查岗很快落在了后面。走远之后,林恩隐约看到四五名哨兵从他们屯驻的屋子里出来,同着之前执勤的几名哨兵一起将原本搁置在草丛里的木架铁丝网搬到路口。从这个情况来看,他们想必是接到了上级严加戒备的指令。要是命令早几分钟下达,或是这辆卡车在路上耽搁了一阵,现在通过该检查岗能否这么顺利就很难说了。
“上天庇佑!”
林恩在额头和胸前划了个基督教的十字,这是他在东线战场上留下的习惯。时空穿越加上意外连连,这一切似乎都可以用神意来解释,但林恩并没有皈依某一宗教,他信仰的仍是自己——客观因素不必强求,只需要将自身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充分了,胜败皆是天命。
弗朗茨显然是个基督徒,见林恩作出这样的动作,他立即跟着照做,并且在口中念念有词。
“跟我们一起走吧!离开俄国!”林恩用只有他们两个能够听见的声音说道,“到一个你想都不敢想的地方去。”
弗朗茨对此毫不惊讶,他答说:“只要长官觉得我离开俄国仍能否实现应有的价值,我当义无反顾!”
看着后方那座渐渐从视线中消失的苏军检查岗,林恩坦然说道:“你是个与生俱来的军人,适合从事真正的军事参谋,当间谍……对你的才华是一种浪费!当然了,我相信这两年的间谍生涯对你思维的灵活性、判断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别看帝国目前转入秘密隐藏的状态,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终究是要回归国家的常规路线上行,重建我们的经济、工业和军队,军事人才依然是重要的顶梁柱!”
“听您这么说真是太好了!”弗朗茨眼中跳跃着憧憬与希望,“您也许能够理解,我一直以来都很担心,所有的努力都是无用的挣扎,因为一小群人是无法将沉入海底的万吨轮拉回水面的。”
“这个比喻真妙。”
说着,林恩很轻很轻地叹了口气,尽管元首和隆美尔还出人意料地活着,尽管“避难所”基地汇聚了军队和科研的一批精英人才,尽管失落的帝国还拥有惊人的财富,但他们在战争结束的这半年多时间里所做的,不恰是竭尽全力将那艘已经沉没的巨轮拉回到水面么?
弗朗茨察言观色的能力或许还差一些,他并没有注意到林恩的这种沧桑感慨,而是展望道:“我的家乡在美丽平静的巴伐利亚,那里是战争期间遭受破坏最小的,听说盟军占领那里后采取的也是较为柔和的政策,真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站在家人面前,并且是穿着笔挺俊美的帝国制服。不瞒您说,我这段时间一直不愿返回德国,就是不希望扮成落魄的流浪者回到家乡。”
说着这话,弗朗茨自己都笑了。在尊严与家人之间,后者应该是大多数人都倾向于选择的,林恩亦是如此。这个时候,他突然无比想念身处瑞典的黛娜,想着自己那未出生的孩子。帝国的情报组织如期在斯德哥尔摩实施了爆炸袭击,从而干扰盟国方面的实现,在美苏等国之间制造悬疑和矛盾,也不知安德里是否将黛娜她们送到更为安全的地方去了。毕竟发生了这样轰动的事件,瑞典警察和军人必然会在首都加强戒备,持有外国护照的居住者可能都会受到关注和调查——在派驻各处的帝国情报人员努力下,夫人们所持的护照都是由官方所颁发,而非私自模仿的伪造件,但她们终究不是专业的间谍,经不起严格的盘查讯问。
林恩闷头想事没有说话,过了好一阵子,弗朗茨凑着轻声问道:“长官,您说的那个我想都不敢想的地方……是在南极的冰层之下么?”
又一个受到宣传误导的可怜孩子,林恩愈发佩服起“雅利安方舟计划”的策划者了,不仅秘密将众多人员和装备运到了“避难所”,还使出了这么一招掩人耳目的诡计。记得当初在上层机库之上的秘密试验室与圆盘项目技术专家谈话时曾听他们说有有一艘圆盘由潜艇运往南极去了,想必是以遥控的方式让它在南极附近海域活动,故意让来往船只和飞机观察到,从而将这种神秘的气氛渲染得更加充足。当美国海军集结众多舰艇和人员奔赴南极海域,迎接他们的恐怕只有空无的冷风和一望无际的冰川——那时候已经不再需要利用圆盘飞行器去惊吓他们了,在极地恶劣气候下,各种看似玄妙的光学现象足以让美国飞行员们产生错误的判断。
沿途无事,林恩好奇地问:“你因何而作出这样的猜测?”
“我们一直在舰艇苏联方面的通讯——只接收讯号而不发送,所以是比较安全的。曾有苏联船只在南极海域发现奇怪的飞行器,联想到在欧洲战场上曾有不少人目睹过类似的物体,他们觉得帝国元首并没有死,而是带着最后的精锐部队逃到南极去了!”
弗朗茨的揣测和历史传闻基本一致,林恩便又问他:“苏联官方有什么反应?”
弗朗茨摇头道:“至少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即便苏联官方真的无动于衷,林恩觉得那也并不意味着老毛子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务实。换个角度思考,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以惊人的速度将占领区搜刮到的工业设备拆运回国,根据波茨坦协定还从西方盟国占领区获得了五分之一的机器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们的战争损失,也使得如今的德国成了一片废土。也许在他们眼里,不论希特勒是否还活着,就算他能够重返德国,留给他的也是一副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还要惨淡的烂摊子,以他在战争中后期的表现,实在很难想象他能够领导一群已经丧失信心的国民重新崛起。此外,苏联目前的海军力量相比于它的陆军和空军来说实在太弱小了,根本不足以针对遥远的南极海域进行一次劳师动众的远征。这样的事情,还是留给在战争期间同样深受德国袭扰压迫的英帝国和国际地位空前的美利坚去对付。
这些分析林恩纯熟于心,再去琢磨也没有太大意思,他想了想,问弗朗茨说:“你在苏联这么久,度过了战争后期与和平初期,就你的分析……若斯大林被我们干掉了,谁最有可能接替他成为苏联的最高领袖?”
“每个政权都应该有第一号人物之后的第二、第三号人物,可这样的问题在苏联却属于绝对的禁忌话题,好像他们觉得斯大林还能够活好几十年似的。就我们长期收听广播所获得的信息来看,功勋卓著的元帅们威望比那些主席团的委员们还要高,若是这次我们真的干掉了斯大林,事出突然,我个人觉得获得军队支持者站上领袖宝座的可能性最大,而接下来为了排除异己,苏联可能还会出现一次三十年代那样的大清洗,国力遂由盛而衰……”
刚开始那些,弗朗茨说得还有些依据,但听到最后一句,林恩轻拍了他的肩膀:“年轻人,希望是美好的,但在军事判断上,千万不要把希望和预判混为一谈。”
弗朗茨咧嘴笑了:“好吧!如果我是一个普通的苏联平民,我支持朱可夫继任领袖位置,我相信他能够带领这个国家横扫西方虎视眈眈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