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的伤亡小,意味着土军和市民的伤亡大。这与战斗手段有直接关系,明军在进城之后的战斗方式如出一辙,一旦遭遇抵抗立刻停下,朝建筑内喊话,放下武器出来的就押走,不出来的直接往里丢手榴弹,然后才往里冲。至于里面的人听的懂还是不懂,根本没人关心。这样一来,战争造成的伤亡急剧增加,任何一片区域,一旦有抵抗,立刻进入这种模式。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王城,抵抗自然非常的激烈。虽然没有家家户户都在抵抗,但是那些大户人家肯定是有抵抗的。从两个方向进程的明军,行动速度因此放慢了许多。城内的战斗持续了三天,最终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派出了使者,提出停火。明军的态度很明确,无条件投降,否则不介意杀光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贵族。十万土军在苏丹的命令下投降,这场灾难就此结束。俘虏经过伊布拉欣的筛选之后,愿意跟着他混的就地释放,顽抗到底的被押到码头干活,该装船运走的东西运完后,战俘也得运走,这一辈子估计都得在工地上干到死。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苏伊士运河动工的同时,还有一条铁路连接亚历山大港和苏伊士。还有公路建设等等,干活的地方多了。从战斗发起到结束,整个战役历时21天,明军伤亡不足一万,土军伤亡据不完全统计为三十万。平民伤亡无法统计,战争的残酷性再次暴露出来。入夜,整个城市并不安静,断断续续的能听到零星的枪声,哭喊声,叫骂声,哀求声,惨叫声。类似的夜晚,持续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才慢慢的平静下来。张广德的这一次旅途结束了,登场离开这个城市,前往下一站。陈平暂时走不了,这个城市值得运走的东西太多了。这些要运走的东西,不是什么贵重金属,而是各种文物。非洲军团对这些东西不在意,论堆的打包卖给了大发银行。军队更在意的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普通百姓还算运气,大户人家是一个都不放过,抢劫一空之后,交给银行换成钱。这就是陈平为何要留下来的原因了,银行的人员忙活着给军队和士兵折算成华元,然后一船一船的金银运走。据不完全统计,这个城市被抢劫走的贵重金属,折算之后价值三千万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白银三千万两的黄金和白银被抢走了。除了贵重金属和文物的损失,还有人口。大约十万年轻女子在今后的一年时间内,被贩卖到大明所属的时节各地。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侵略者。这个城市的抵抗一直没停止过,尽管在这场战役结束后的一周后,“解救”了大批贵族的伊布拉欣宣布出任新苏丹,并且与大明签署了明土合约。抵抗都是一些小规模的战斗,没有给明军造成太大的麻烦。但是陆陆续续的,也有不少士兵伤亡。根据合约,这个城市靠码头附近的三分之一的范围,成为了大明的租借。其余部分交还给伊布拉欣,两国宣布战争就此结束。随着两国之间战争的停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内战却爆发了。伊布拉欣尽管得到了大量贵族和军队的效忠,但还是有在外的贵族和军队不买账。于是,一场“平叛”的内战爆发。靠着一些贵族的支持,伊布拉欣向大明采购了大批二手装备,武装了十万军队,镇压那些不服他的贵族和军队。这个时候,陈平又发挥作用了,采购军火的款子,都是从陈平这里借出去的。年利息四分的良心价。一口气借了五百万,当然不是白银,是大明的华元。你还别说这钱的信誉绝对靠谱,拿到在码头开设的分行去,别说用了,直接都可以换成白银和黄金。因为这个银行的存在,大明的华元在这个国家的信誉,一下就站住了。印刷精美的华元,使用和携带都非常方便,半年不到就成为了这个城市最坚挺的货币。不能不说这是个神奇的事情,实际上说穿了很简单,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总归是要继续的。不论仇恨有多深,穿衣吃饭,养家糊口,都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合约签署后,明军非常合作,陆陆续续的退出了这个城市的重要建筑。转而盘踞在码头附近,今后的三年内,陆续撤军是必然的,最终留下的军队不过是一个步兵师,镇守这个重要的城市,堵住黑海的出海口。北方的那头熊想南下的爪子被斩断,发展方向只能是朝着波罗的海或者更北面。合约规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大明赔偿三千万华元,单方面最惠国待遇,等等,一份标准的不平等条约。这是站在后人的角度看问题,但是站在当下的奥斯曼贵族们看这个问题,则不这么想。他们是失败者,能够保住这个城市的大部分地区,还有国家的完整性以及税收,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新苏丹在即位后,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什么安民,而是向政敌会晤屠刀,内战的目的就是为了权利。尽管得到了大明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伊布拉欣的统一之路不算太顺利,内战陆陆续续的持续了五年之久,最终才算是平定了所有叛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失去了三分之二个阿拉伯半岛,这其中有独立的土著,也有割让给大明的土地。不管怎么说,作为战败的一方,首都都丢掉的奥斯曼帝国,神奇的保住了一个大帝国,还能继续存在下去。至于靠近俄罗斯方向丢失的土地,将来再谋求夺回来就是了。这俩个国家之间的相爱相杀,绵延几十年是很正常的事情。早春的严寒湿冷入骨,尽管有一个冬天的准备期,路易十四依旧无法安心。大明拒绝了谈判,理由是没有谈判的先决条件,路易十四不退位,大明就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谈判。同样尴尬的还有英国,大明开出的条件很高,而且不还价。两国想联合却又没有那个条件,英吉利海峡保卫了大英帝国,也阻断了两国之间的联系。作为一个海岛国家,英国面临的问题更为严重。大明的舰队在欧洲四处横行,只要看见挂着英法旗号的船只,一律击沉。就算没有挂着英法的旗号,也要接受检查。发现是两国的船只,照样要扣留。在航速高达十一节的蒸汽巡洋舰面前,当今欧洲的任何船只,都没有跑掉的可能。除非运气好,遭遇大雾天气。一场春雨过去之后,迎来了连续一周的晴天。小城土伦就像死了一样,码头上的船只都安静的停着,没有哪怕一艘船在移动。在地中海,只要出航,就有可能回不来。炮台上的士兵跟往常一样,早早起来换岗。冬天虽然过去,来自大明帝国的威胁却没有消失。紧绷的那根弦还在,作为地中海沿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土伦随时可能遭到攻击。清晨的天气不错,士兵冉阿让爬上了炮台,向值夜班的同伴招呼一声后,举起望远镜看着遥远的海面。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至少现在战争没有来临。但是下一刻,他的嘴张大的合不上了,呆呆的看着海面,凝滞了好久之后,疯子似得从到铜钟的跟前,拽着绳子使劲的敲。当当当……,急促的钟声惊醒了还在沉睡的士兵们,他们纷纷从住处冲出来,穿戴完毕登上炮台。“上帝啊!”一名军官呆呆的看着海面,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哀叹。密集的烟柱,意味着大明的战舰来了,而且数量众多。那么到底来了多少战舰呢?蒸汽装甲战舰24艘,风帆战舰36艘,运输船只八百艘,都在这附近的海面飘着。当然了,这仅仅是第一批,完成了伊斯坦布尔战役后,非洲军团终于可以从容的发起对法国的登陆战。实际上这次战役准备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在此之前,海军陆战队已经占领了科西嘉岛,并以此为跳板,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因为两面临海,法国的防御非常尴尬,一方面要防备地中海,一方面还要防备来自大西洋方向的进攻。而明军则非常从容,可以从西班牙北面的港口出发,也可以从地中海的科西嘉岛出发。总的来说,被动防御的法国陆军,只能等待最后的审判。那么现在,审判来临了。呜呜呜,空气中传来了尖锐的呼啸声,炮弹发出的破空之声,刺的人耳膜都疼。海面上腾起一片又一片硝烟,开火的是大明舰队的105炮和150炮,仗着射程的优势,用密集的炮火覆盖土伦的炮台。炮火准备整整一个小时,然后才是炮火延伸,这时候风帆战舰靠了上来,用75炮轰击海岸,放下小船,大批的士兵从绳网上下来,登上小船后使劲的划动。不能不说,没有登陆艇的时代,登陆作战就是一份苦逼的差事。轰轰轰,炮台开火了,打击的目标是海面上的小船,想打大船的可能性为零,射程不够,威力也不够。正因为如此,被主力战舰洗过一遍之后,零星的炮火甚至连风帆战舰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