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年纪和迪特里希差不多的炮兵指挥官说:“如果只是像刚才那样的进攻,尽量节约弹药的话,维持一天半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担心敌人会从东西两面夹击,就算不同时进攻,炮弹的消耗速度也要加快一倍!”
迪特里希低头思考着,罗根趁机扫视了一圈这处炮兵阵地。光线很暗,但从堑壕式的炮位来看,部署在这裏的火炮有将近20门。实际上,由于射程较远的105毫米榴弹炮用来轰击敦刻尔克,刚才的炮击仅仅投入了射程较近的75毫米口径IG-18型和150毫米口径IG-33型步兵炮。按照国防军的标准,团属炮兵连装备这种75毫米炮6门、150毫米炮2门,但元首警衞旗队不仅在人员上超过了一般的国防军装甲团,武器配置也堪称豪华——当然,战场上并非火炮越多越好,后勤可是一件令各交战国十分头疼的事情:或许只有机械化程度达到变态级别的老美能够扛得住!
这些大炮并没什么特别的,更多吸引罗根目光的反而是这裏的炮兵阵地:所谓堑壕式炮位,就是像挖步兵堑壕一样在平地上挖掘出可供火炮容身的大坑,当这些大炮的炮管以近乎45度角仰起时,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只蹲在坑里的大青蛙,而炮手和弹药也都储存在这些相互间用战壕连结的大坑之中。
“很难想象,这一切都是在短短9个小时内完成的!”罗根将赞叹送给了佩特,这群党衞军炮兵的指挥官。即便以一个门外汉的角度,设置这种阵地的工程量也是相当庞大的!
佩特讪讪地笑了,“没什么,其实也就花了那么几个小时!”
这时候,迪特里希出来解释道:“汉斯老弟,这你就不知道了,佩特以前在国防军的时候就是个怪才,他总能够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办法,让那些老朽的军官们目瞪口呆!你看这裏的阵地,百分之七十都是炸出来的!”
“啊?炸出来的?”这大大出乎了罗根的医疗。
迪特里希说:“没错,在地上挖个小坑,连续两次爆破就能制造出这样的圆形炮位,战壕也是一样的道理。等到主体完成了,士兵们只需要稍稍修饰一下,再把大炮安置进去就没问题了!”
“噢?”罗根仔细一看,难怪之前就觉得这些阵地有些奇怪,按说人工挖掘的战壕边上都会堆积起泥土,但这裏所有的炮位和战壕边沿都只有很矮的土堆。
迪特里希很是自豪地说:“3个小时内完成,这绝不是那些国防军炮兵能够达到的速度!”
罗根认真看了看站在一旁笑而不语的佩特,看不出来,这个拥有标准德国面孔和魁梧身材的家伙,竟然是个头脑灵活、敢于创新的人才哇!
三个人正谈着,远处突然传来了熟悉的汽笛声,包括罗根在内,每个人顿时脸色大惊。在更多的炮弹落下之前,他们飞快地跑进了位于炮兵阵地旁的临时观测指挥所,而这个原本供一名指挥员、一名通讯员何两名观测员容身的有限空间里,一下子挤进来足足7个人,俨然变成了一听沙丁鱼罐头——尽管木架上面只是用土堆砌了一米多厚的顶,但它依然是这附近最可靠的掩体!
在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中,持续了近半个小时的虚伪平静终于被撕成了碎片。这次发威的是对面的联军炮兵,他们的炮火相当精准地覆盖了德军外围阵地,少部分打到了镇子裏面,而德军的炮兵阵地也没能逃过对手的“关照”,但只要炮弹不是刚好落进炮位或是引爆弹药,裏面的大炮和置身于堑壕中的炮手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至于装满弹药的卡车,早在敌人发起炮击的时候就以最快的速度溜到更安全的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