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鱼氏妖物(1 / 2)

瞿如大军中,一片死寂。

明明活人无数,战士如蚁,却静得毫无人声。

每个人的脸都有着恐惧与嗜血交织而扭曲的神色,瞪大的双眼里有着死守着意志不崩溃的逞强,抱着刀剑入睡,枕着尸骨成梦。

梦中尽是血海尸山,惨绝人寰。

他们倒也不是没有上过战场杀过敌的软蛋怂货,瞿如手中这只大军也曾凶名赫赫,跟随着铁面豪将大杀四方之时,从未怕过。攫欝 攫

但是持续了整整半个月的杀俘之事,依旧令他们已如钢铁般强硬的意志濒临全线崩溃。

四十万人,手起刀落四十万次,用过的箭,挖过的坑,砍落的头,都密密集集地堆在一处,绝不是什么好画面,看着只会使人将要发疯。

铁血如瞿如,他听着军营里的风声,仿佛都能听到风声里紧张的呼吸声,一呼一吸间,都带着血味和惧怕。

罪孽深重的他们,在受着良心的折磨,与道德的拷问。巘戅 品书网 vodtw.org 戅

他不怪他手下这些兵蛋子们在此时表现出的软弱,相反,瞿如知道,这是他的将士还未失去良知的一种体现,这种软弱,是人性的光芒。

国家机器,铁血军队,不该是一只没有灵魂的队伍,他们该热血长存,该豪气万丈,也该对死者抱有敬意,对敌人抱着尊重。

这样的军队,才是瞿如的军队。

他反复追问过苏于婳,那到底是不是真的的是小师妹下的命令,他一次次地确认,一次次地得到肯定答复。

当最后苏于婳笑看着他说:失了南九的小师妹,失去了她人性最柔弱的部分,这是好事,那本来就是她最致命的弱点。

瞿如便终于不得不承认,不再有弱点的小师妹,已经强大到快要变成一个怪物。

商葚问瞿如,你怪小师妹吗?

瞿如不是很擅说话,想了很久,才慢慢说出几句话:不怪,这么做,是对的。

不这么做,死的人或许是自己的士兵了。

不可否认,鱼非池有私心,坑杀那四十万俘虏诚然是为了大隋好,但也有一部分原因,她是要保全瞿如与商葚二人,不能让军中发生任何意外。

现在的她,无法再承受失去任何人,任何地方细小的坍塌,对她而言都是一场天塌地陷。

她为了保护这些人,不择手段。

于下天下盛传,鱼氏妖物。&#21434&#21437&#32&#21697&#20070&#32593&#32&#118&#111&#100&#116&#119&#46&#111&#114&#103&#32&#21434&#21437

了不起,纵观天下七子足九届,只有当年的未颜因为使用羽仙水,得过一个“秽物”的名号,鱼非池后来居上,赶超前辈,力争巅峰,一举夺得“妖物”之雅称。

这件事太大了,大到根本不可能瞒过任何天下人,四十万条命的滔天血债,总要有人来背。

不能是石凤岐,他史书上若有这样一道败笔,将会难以名正言顺地称帝,天下不能交给一个残暴不仁之辈。

也不能是瞿如,天下大定过后,他还有自己的人生要走,他还要带领军队走向更远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他本就是无辜的。

只有鱼非池,什么都没了,什么都不在乎,而且有着足够高地位和声望的的鱼非池,适合成为这个历史罪人。

所以鱼非池与苏于婳通信,信中说,杀俘之事一起,便向天下放风声,就说这一切都是她的命令,是她夺走了商夷俘虏四十万人的命。

这笔血债,她来背。

苏于婳在信中似是半调侃半认真地问她:“师妹可有想过,将来天下得一统,师弟称帝,你有如此恶名,何以服众,何以母仪天下?”

鱼非池看信发笑,回道:“管他洪水滔天。”

她隐去了这句名言的前半段,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对于让鱼非池背负这场盛大血债的罪名之事,苏于婳有了些许沉默和凝重,她知道这件事鱼非池必然没有与石凤岐商量,而是单独行事,苏于婳迟疑于,要不要告诉石凤岐,小师妹已经开始疯魔了。

苏于婳时常盼着鱼非池能拿出她的真本事,好好地来夺一场天下,但是她未曾料到,鱼非池以这种沐血的姿态,在黑暗中纵情狂歌。

如若诅咒有用的话,鱼非池她大概已被诅咒咒死了千千万万回,恨她的人对她恨进了骨头缝里,恨得牙根发痒,恨得要将她撕成碎片,以祭亡灵。

倒也无可厚非,事儿是她做的,总不好还指望世人对她歌功颂德,顶礼朝拜。

鱼氏妖物在杀俘命令下达后不久,就补了一道命令,杀俘事毕,立刻南下,遇神杀神,遇魔杀魔,遇到了商夷大军,绝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