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承嗣看了福公公一眼,眼中并无责怪之意。福公公也不多嘴,为齐承嗣馋了一杯茶,不做他言。
是啊,傅吾裘傅老先生,大概就是那么一个聪明人。
早早的抽身而去,叫他一人孤立无援。
如今剩的周相一人独揽大权,齐承嗣也只能冷笑一声。然就是这一冷笑的功夫,齐承嗣眼风一瞟,落在了一封奏折之上。
这奏折,是千穗县而来的。
千穗县当真只能算是大齐南边的一个小县城,即便是放在版图之上,那也是渺小的无法测量。如今这样一本奏折能出现在这里,更多的原因乃是因为如今的千穗县令,乃是当今周相的儿子,也是齐承嗣年少时候的同窗好友,周亦琛。
周亦琛自请离开前往千穗县,齐承嗣是知道的。
一面是兄弟情义,一面却又是忠孝之义,他不愿看到有些事情发生,便同傅老先生一般离开。
宦官是不得参政的,可是身在帝王身边,整日耳濡目染,又如何能不懂得一些?
福公公也有自己的猜测。好比这傅老先生原本就是先帝准备指给当今圣上的一位辅臣。先帝曾说过,傅老先生有大智慧,不仅仅在于诗书词典,更重要的是,傅老先生曾历经几代编写了齐律。
能一同编写国法之人,必然要有一个公正之心,宽阔视野。方能真正将整个国家融入那纸本之中。(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