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留宫小住第八天(1 / 2)

东宫重组家庭 戚华素 3438 字 2022-12-1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下雪了?”

裴良玉听见动静抬头,就看见云裳提着食盒进门,衣角还有没化尽的点点白,“我这里不用留人,你快回去换身衣裳。”

“多谢姑娘,”云裳笑笑,“我先给姑娘把膳摆好。今儿小厨房做了不少可口的点心,姑娘多用两块。”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快去,不必管我,”裴良玉先前因那个宫人之事,对云裳印象不好,这两日相处下来,觉着还算投性,行止间也随意了三分。

云裳回去换衣裳,裴良玉自己用饭过半,外头便有了响动。

“你可真快,”裴良玉还以为是云裳回来,正开口玩笑,哪知就瞧见李嬷嬷,眼前一亮,“嬷嬷回来了?”

“才回来不久,”李嬷嬷笑着进门,又让出身后之人。

“大伯母!”裴良玉有些惊讶的搁下筷子,起身迎了两步。

“玉儿,”裴大夫人笑着应了一声,才和李嬷嬷道谢,“多谢李尚仪亲自领我过来。”

裴良玉看得心里疑惑,却没做声,等李嬷嬷走了,才请裴大夫人到主位坐。

裴大夫人瞧见桌上用到一半的点心,便让裴良玉不必理她,先把饭用了,才让跟着自己进宫的仆妇出去守着。

裴良玉推不过,忙胡乱又吃了几口,便坐到了裴夫人身边。

“大伯母此来,可是有什么要事?”裴大夫人是裴家宗妇,若是一般事,哪里会由她进宫。

裴大夫人点点头,半点不提昨日与汾阳王妃的交锋,轻描淡写道:“昨日家里已经把你的户籍重新上回来了。”

裴良玉听见这话,长舒一口气,面上露出笑意:“这样的事,让人带个话就成,怎么还劳动您了。”

“因为还有一桩事,让旁人来,是万不能放心的,”大伯母说完,看了门口一眼,问,“太后可与你说过,想给你说亲的话?”

“这倒没有,”裴良玉摇了摇头,心都提了几分,“难道李嬷嬷昨儿亲去,是说这事?”

“是也不是,”裴大夫人和裴良玉挨近了些,“只是皇后娘娘看上你了,有心聘你做太子继妃,和太后提起,太后便遣了人来家里递话,免得咱们慌乱。”

“那应当是昨儿了,皇后娘娘特意将我支出去,和太后说了好一阵,”裴良玉说完,剔透的眼睛看向裴大夫人,“大伯母可是来同我说家里的想法的?”

“因怕写信不能将家里的意思尽数传到,我才来了,”裴大夫人温和道,“家里的意思是,你若想嫁,届时便可应下,若不想,咱们就拒了,要是你想单过,我裴家也出得起那个花费。”

裴良玉听了,将话一一记在心里:“大伯母,我,我再想想。”

“不急,”裴大夫人满不在乎,“想不出来,推了就是。”

这一句,却是裴大夫人自己的想法了。

“还有汾阳王府,”裴大夫人一句话将裴良玉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你回家之后,同家里说了那些事,母亲便给你姑姑写了信。”

给姑姑写信?裴良玉眨眨眼,对了,姑丈姓宋啊!汾阳王府二郎君议亲的人家也姓宋,所以,二郎君几乎说定的亲事飞了,还和她家有关?

“那宋家和姑姑家有亲?”

“你呀,”裴大夫人没好气的点了点她的额头,“等你回家,罚你不将世家谱系背完,不许出门。”

“啊?大伯母别,那也太多了,”裴良玉比了个手势,“还每年都要添那么厚一本,我就是一时忘了,再看几遍就是。”

“这可不成,你得把世家谱都一一背完才成,”裴大夫人面色有些严肃,“不是大伯母不疼你,若你日后真嫁进皇家,这些对你,便都是用得上的。”

裴大夫人搂着裴良玉轻声道:“大伯母是不乐意你嫁进宫里的,一年三百六十日,连回娘家都由不得自己,天底下多少眼睛看着呢。”

“可太后派人来说,家里也不能直接推了,”裴夫人叹了口气,“当初新朝初定,世家和朝堂需要有个引子,挑来挑去,才推了西南李家的姑娘进宫,咱们这些年受了太后的好处,便该还她的情。”

“但咱们这些年,也帮过太后和李家不少,所以这个情有度,仅限于今日把实情告诉你,再由你自己裁定,这样的日子你过不过得。”

“太后年纪大了,宫里需要再有个世家女,可也未必非得是你。你明白吗?”

见裴良玉点头,裴大夫人才笑了:“你娘怕自己说不清,又或是听了太后的话,有所偏向,拿不准该如何同你说,才不肯来,等回家去了,你可要好生笑一笑她。”

裴良玉哪里敢,便只悄悄问:“大伯母,皇家和世家之间,到底是什么情形?我方才默了一遍,和皇家结亲的,好似只有太后?”

“不错,这个还没忘,”裴大夫人夸了一句,却没多做解释,显然这些话,是不适合在宫里说了,“人与人之间的情形不同,遇到的人和事,自然也不尽相同。”

“太后若寻你说这事,有几分能适用到你身上,也唯有你自己拿捏了。”

这几近于挑拨的话,却全出自于裴大夫人的真心,若不是对裴良玉满心爱护有心,作为裴家的宗妇,一向大方端庄的裴大夫人,如何会将这样的话出口?

“多谢大伯母,玉儿都知道啦,”裴良玉靠在裴大夫人肩上,同她说起这这两日在宫中发生的,能说的趣闻。

说着说着,裴良玉又想起汾阳王妃,索性又告了她一状,将昨日自己送汾阳王妃时的情形一一细说:“大伯母,她和宋家议亲不成,别又是把主意打到我身上了吧?”

“她果真这么说?”裴大夫人皱起眉,“你莫担心,有我和你娘、叔母在呢。”

裴大夫人说着让裴良玉不担心,自个儿却也没多留,匆匆出宫。在裴家人眼中,汾阳王妃几乎已经和疯婆子三字并举,正因为她不讲理,才要更加当心。

裴大夫人走后,云裳从外头进来:“李嬷嬷方才留了话,等裴夫人走了,请姑娘去太后处说话。”

“我知道了,”裴良玉还在想方才大伯母说的话。

不出嫁,哪个被家里千娇万宠的姑娘没想过?可到了年纪不成亲,朝廷是要收税的。虽不是给不起这个钱,但朝廷的其他招数,多的是让人难堪的。

裴家就算势大,不在乎这些,也架不住边上有眼睛盯着。所以不出嫁,她虽然想过,但权衡利弊之后,就放下了。

至于皇后有意聘她做太子妃这事,裴良玉的确还没想好。但掰开清算,将好处坏处一一列出来,确实是好比坏多。

不过,对裴良玉而言,这桩婚事还缺一点子足够说服她的东西。她是裴家女,除开已经成婚有家室的,还有家中承宗子,想要什么类型的男人不能有呢。

裴良玉一路胡思乱想,竟也走到了太后寝殿外,等看到李嬷嬷的脸,裴良玉便安心收了思绪,往里而去,而李嬷嬷等人,则都守在殿外,没跟进来。

“玉儿来啦,”太后让裴良玉坐到她身边去,“你大伯母都给你说过了?”

“说了一些,”裴良玉想了想,还是问,“姑姥为何挑中了我呢?”

不是什么皇后挑中,而是太后。

裴良玉看的很清楚,就算皇后这两日看着自己觉得合适,但要是太后不想,大可以随意另择一人出来。顶好的世家虽不多,可光一家的闺女就不少了,嫡支旁支,嫡女庶女,能出挑的,自然也不会缺。

只要太后提出一个看上去更完美的,她相信,皇后的眼睛肯定会移向那人去。

“哀家喜欢你聪明,”太后说这话时,神色也是极温柔的,“也爱你的品性。”

“若你不聪明,便是家世再好,也不适合进宫,若你品性不好,便是再聪明,恐怕也会弄巧成拙,反而坏了大事。”

“其实哀家当初你议亲前,哀家是有能力阻止的。只是那时候,你性子更跳脱些,哀家觉得我们玉儿或许更适合活在宫外,有个一心一意疼你的丈夫,便没开口。”

“哪知道等你及笄之后不久,哀家就后悔了呢,汾阳王妃闹上你家,哀家却连句申饬都不能给。”

瞧见太后眼中的感伤,裴良玉忙道:“多谢姑姥疼我,可没发生的事,您怎么能预测得到呢,您这样,我可是要心疼的。”

太后被裴良玉说得没了那个氛围,笑着摸了摸她的发顶:“这三年里,你不能进宫,哀家就一直在想,宫里除了孤寂,还有什么好呢。后头想得多了,才觉得哀家过的还是不错的。”

“哀家出身世家,碍于前朝,先太后不敢磋磨于我,底下的后妃们虽有不长眼的,可只要我自己稳得住,她们一旦蹦跶得高了,就连皇帝也容不下她。”

“除此之外,哀家有全天下的宝贝可挑,有六局二十四司为哀家精心打点,为哀家的喜好而尽心尽力。而哀家,只要做好一个皇后,养大一个皇帝。”

“寻常夫人需要操心迎来送往,婆媳夫妻,哀家都不必去想。”

这……裴良玉不得不承认,方才一路上,就算摆开了好坏,自己也只决定考虑考虑的婚事,在经过太后的口后,竟变得如此有吸引力。

别说什么感情,世家的奇葩事多了去了,恩爱夫妻成怨侣的,更是数不胜数。

就是她自己,当初多期待和汾阳王世子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小哥哥成婚,如今再想起,不也被生活磋磨得只剩了叹息?

人都是会变的。

才及笄的裴良玉,相信世间有真爱,她一定能得到。

三年后的裴良玉,只觉得厌烦。想要彻底摆脱汾阳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