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来到一棵桃树边,
蹲下身子再观察,
眼前的情景使他好喜欢:
一只只铜钱大的小水鱼,
正从那蛋壳里往外钻,
一只,二只,三只,四只……
加起来拍拍满满一十三。
他离开桃树七八步,
又发现一窝水鱼蛋,
轻轻一捏蛋壳破,
一股臭气冲上天。
呀,桃树下为什么孵出小水鱼?
桃树外为什么出臭蛋?
两对比,查根源,
鲜明的答案在眼前:
桃树好像一把伞,
又遮风雨又遮寒,
地方当东晒,
一天到晚都温暖。
泥土松,不死板,
水鱼出壳有条件。
孵化棚为何孵不出小水鱼?
坐南朝北当风寒,
一则温度比这低,
二则泥土太死板。
两相对比细思量,
脑子里总结出新经验:
搭棚保温,背风向阳,接地保湿,喷水防燥,灌水降温。
对!就这么办!
游海涛兴高采烈,满怀信心大步往回转,
有人报信爱人在娘家生了个又白又胖的小儿男。
他嘴巴都笑歪,
忘记了抽香烟,
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回去,
立刻把小宝宝抱怀间。
可是,看到眼前的水鱼蛋,
心里一阵浪花翻:
孵化的水鱼还冇出壳,
分分秒秒是关键,
耽误了季节损失大,
来年水鱼出口少资源。
眼前的试验担子重,
胜过回家抱儿男。
他眨眨眼睛主意定:
继续战斗攻难关,
等到水鱼孵化得成功,
双喜盈门再去大团圆。
他日夜守在孵化棚,
吃饭都不离鱼池边。
有一天,燕子低飞不离檐,
石凳浑身流大汗。
孵化棚好似一盆火,
温度升到三十九度半。
水鱼蛋一旦被热坏,
人工孵化就成空谈。
游海涛立刻打起飞脚到湖边,
捞回丝草一大担,
刚刚盖满孵化棚,
温度降到三十六度半。
到晚上忽然风狂雨又大,
一下子气温降到二十三。
游海涛不顾饥饿与疲劳,
当机立断御风寒,
四方墙壁围草席,
把自己的棉被也拿来盖在上面。
为了人工孵化水鱼得成功,
他硬是守护一夜未合眼。
直到太阳露笑脸,
朝霞染红半边天,
小游他轻轻揭开孵化箱,
直喜得心头好像开花瓣:
(白)“水鱼出壳了!水鱼出壳了!”
这喜讯好似东风吹,
村内村外都传遍。
老人家丢下拐棍跑,
后生家鞋底都跑穿。
孵化棚里人挤人,
围拢水鱼细观看。
那铜钱大的小水鱼,
你追我赶爬得欢。
人们看着这上千的小水鱼,
个个把小游来称赞,
称赞他:科研战线打先锋,
创造奇迹斗志坚,
长征路上迈大步,
加速四化争贡献。
1978年1月草于汉寿县文蔚公社明光水鱼孵化养殖站
1978年2月改于长沙市坡子街湖南省文化馆
(载湖南省《群众文艺》1978年第3期,入选《1949—1979湖南曲艺》,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与汉寿县创作组组长曹一心先生合著,责任编辑:王宏志。)(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