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商业考察(2 / 2)

都市逍遥客 随缘·珍重 1554 字 3个月前

这种情况下,就算国内市场饱和,全球市场还在那里放着呢,楚云飞绝对会乐意做个主持公道者的。

再说,这种比较高端的民用技术,并不是说随便一个人、随便一个公司就可以引进的,恒远这裏是因为有美国的势力,别的公司又凭什么做得到?

要是很容易做得到的话,光缆的价钱,现在早就降下来了。

西方国家,嗯,再加上一个比中国这个远东国家还靠东的“西方国家”,在这种事上,对中国人的提防心还是很重的,因为中国人仿造能力实在太强了。

以计算机使用的3.5英寸磁盘为例,在中国获得这种生产能力之前,国际市场上每张磁盘的价格大约是十二三马克一张,而在这个之后,现在十二三马克大约是可以买十张磁盘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国家的人工成本高,导致售价居高不下,但技术壁垒,才是造成高利润产生的根源所在。

当然,在大家的眼中,国产的磁盘,似乎质量上是有所欠缺,这不过是因为国内企业相互恶性竞争的结果,但话说回来,如果你是商家,站在经济利益的角度上讲,你愿意生产使用俩月就坏的磁盘,还是愿意生产使用十年都没问题的磁盘?

真正的好磁盘,中国人一样造得出来,但是因为造价高点,造出来国内没市场而已,外销欧美的那些磁盘,质量好得很呢。

不管怎么说,这实在是件好得不能再好的事了,好到易永福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本是做贸易的,不太习惯改行做制造业,但他的头脑又不僵化,这裏面巨大的利润,是个人就能看得到的,等他确信对方有诚意谈合作,而且也不是骗子的时候,热情顿时空前高涨起来。

但是,很遗憾,易家的“通达公司”虽然牌子不小,名气也算响,可是资金……资金也是瓶颈。

建个差不多点的光缆厂,大概投资要一亿元,考虑到前期的销售对象大多会是在国内,所以保守估计,还得有四到五千万的流动资金。

美方以专利和工程督导及技术指导入股,占据光缆厂三分之一的股份,那一亿多现金,可全得中方出资呢。

两家分分,一家都得准备七八千万,通达可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不过,易永福表示:资金绝对不会是问题,通达本身就总代理着两个国外的网络产品,经常会遇到大批量供货的情况,所以,他们同银行的关系不错。

而且,这个项目本身就是非常值得人期待的项目,易总相信,从银行那里贷款,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易总之所以这么保证,是因为他明白,楚总自己的恒远公司,完全就可以单独地消化了这个项目,大家既然前期已经合作过,这次又有合作意向,他自然要忙不迭表示出诚意和能力来。

至于人家为什么愿意破除壁垒,同意在大陆设厂,后来大家才知道,其时光缆在全球市场上紧缺,几大生产厂商在没命地扩建厂子,这家不过是眼红,也伸手进来,想分一杯羹而已。

不管谁家卖出了光缆,这家都要收取专利费的,只是,能多挣点,为什么不多挣点呢?

这个合作,正在洽谈中,很有几家企业对这个项目有兴趣,楚云飞他们能领先别家,还是托了七色彩虹的福,当然,跟他们自身能保证了资金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其他家不是资金得不到保证,就是带有国营企业的痕迹,这种情况下,这私人性质的企业,就是比较被人看好的,对中国政府不了解或者有偏见的,并不仅仅是一小撮人。

之所以说这次考察不太理想,是因为这个光缆的项目,双方不过是有个初步合作的意向,前途虽然是光明的,道路可也绝对是曲折的。

另一家做网络的呢?

这家是极有名的“狼巡”公司,一家极大的综合公司,不仅有自己的产品,还有自己的实验室,甚至,这家公司还有权力参与标准的制定。

搞商业的都知道,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标准,这么说来,能参与制定标准的“狼巡”公司,无论如何都算得上是一流的企业了。

这家企业下属公司众多,其中不少子公司已经在国内有了总代理之类的分销商,而且也建立部分销售渠道。

那么,为什么“狼巡公司”还要同楚云飞他们谈呢?原来,这家公司遭遇到了极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