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光说是不行的,三人正在兴头上,就草拟了一份合同,以四菱集团对自然人楚云飞的合同。
至于正式文本,井上友雄表示,还要回去向总部汇报一下,毕竟,是税后的十亿人民币,不是税前的意大利里拉!
这个,楚云飞无所谓,反正,他打定主意了,这个合同,他一定要亲自参与,省得将来出了差错,自己被动。
不仅这样,因为害怕自己不够专业,他还出资二十万,让成树国连夜送来了一个先阳市首屈一指的法律专家。
首京的法律专家和法律学教授自然更多,见识也更广,不过,楚云飞反倒对他们没什么信心。这年头,吃着人饭,却不说人话、不办人事的“砖家”和“叫兽”实在太多了点,万一,所托非人,那可就惨了。
相比之下,可能先阳市的专家水平差点,名气也小得多,但怎么说也是知根知底的,出不了大纰漏就可以了。
法律专家也没想到,居然会有老乡专程从首京来请自己,而且价格不菲,感动之余,当下就拍了胸脯:楚总放心,这事交给我好了。
跟日本人谈合同,那叫个累,一丁一点都要计较,没办法,岛国性的心理素质,决定了他们锱铢必较,甚至还埋些阴险的小包袱,被揭穿也不脸红。
大包袱也有,日本人甚至提出,要参照中国企业间的一些惯例,先执行合同再付款,楚云飞一口否决,“这没得商量,你去旅游景点,不买票人家让不让你进?”
从进入时间长短开始谈起,足足谈了两天,楚云飞实在忍受不了,提出要终止谈判,合同才在最快的时间内定稿。
正式合同一签,楚云飞直接打了电话给国税局:那啥,交流会我们小筑不派人去了,就按个人所得税算好了。
反正,上限也不过就是百分之二十而已。
仔细算算,这样,四菱集团就要付出十二亿多的现款出来,不过给的人不当回事,收的人想当回事也没办法当回事,因为,这点钱全送到国税局,好像都不太够纳税的。
不过,楚云飞做得漂亮,国税局那边的反应也正常:既然协商出了合理的税点,那么,以前的税就算这么多好了——也是既往不究的意思。
合同签署的当天,楚云飞就盛情邀请这二位去厨房观看,只是,伊藤次郎推脱了,说回头找个管理学的专家,到时候提前通知楚先生好了。
日本人做事就是讲究,专家到之前,确实提前通知楚总了,不过,提前的时间不算多,也就两分钟左右。
两分钟之后,十二个日本人就出现在了小筑云飞的门口,亮了名片就往裏面走。
“我操,忘记规定考察的人数了,”从窗户里观望的楚云飞低骂一声,不过,这实在怪不得他,厨房本来就不大,厨师们还要干活,谁能想到,日本人竟然派了十二个人来!
他原本以为,对方说找“个”管理学的专家是不可信的,但是,能派四、五个人出来,就已经很多了呢,日本人在中国,又没有多少闲人。
看来跟这帮家伙打交道,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好啊。
感叹归感叹,他的反应还是很迅速的,就在日本人抵达楼门的时候,桑大军带着刚升职的小解迎了出来,领着一行人前往厨房。
还真是一副考察的样子,十二个人,居然没有一个人空手,有拿摄影机的,有拿照相机的,有提着箱子裏面装着仪器的,还有背着鼓鼓囊囊的大包的。
这十来亿,不太好挣啊,这是楚云飞的感叹。
不太好挣,那也要挣,合同签了,可不是开玩笑的,他也只能喊了杨永嘉和卢大勇来,三个人一起对着监控的电脑琢磨着。
日本人来得很早,远未到吃饭的时间,一行人,打开自己的工具包就忙碌开了,一如一队机器人一般,紧张、忙碌,但却不混乱。
“他们准备得很充足啊,”杨永嘉感叹道,“日本人的工作效率,还真的满高的。”
这不是废话么?换给任何一个人,花上十来亿,只“进入”某个地方片刻的话,会效率低么?你以为,国企厂长这种浪费能手,是个人就可以做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