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陈东也为难,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帮,感情难受,而且办这种事情最损伤人脉,伤的可是自己的人脉,不是家族的。不帮,也不行,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陈字,爷爷这才过世没几年,不能让陈家就这么垮了。
汽车驶过平安大街,开始在小胡同里穿行,不一会儿,车就停在一个红漆双幵的大门前,陈俊毅说道:“应该是这里了。”
两个人下车,上了**台阶,大门在里面锁着,陈俊毅使劲敲打着门环,不一会儿,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探头出来问道:“你找谁?”
陈俊毅说:“这是年糕胡同xx号吗?”
老头点了点头:“是xx号,你找谁啊?”
陈俊毅说:“我姓陈,这位是房主。”他一指杜余。
老头马上就露出了笑容,连声说道:“快请进,东家来了,我这眼拙了。”
杜余问道:“老人家,您贵姓?”
老头赶紧说道:“我姓李,就住在这个胡同,是陈总找到我让我给看着这个房子。”
杜余说:“那就谢谢您啦。”
说着,两个人跨过门槛走了进去。
大门正面是一个一人多高的影壁墙,正中间是一个‘福’字,然后左转走了几步,再右转过了一个青砖月亮门,眼前立即豁然开朗。
院子非常大,长足有四十多米,宽有二十米左右,院子里有几颗果树,现在是初夏,有的已经开始挂果了,右手边还有一个葡萄架,葡萄已经有米粒大小了。
左右各三间厢房,正面北房也是三间,都带有抄手回廊。
杜余和鉞俊毅开始挨个看看房间,每个房间都有点简单家具,显得很破旧。
转过正面北房,后面三间正房,西南还有一个耳房。
整个四合院有房子十二间,在现存的四合院中,算是比较大的了。
这是京城标准的三进四合院,整体保存相当完好。
四合院的传承在华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如今已经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并在明清时代达到顶峰,不但实用价值大,而且历史文物价值更大。
杜余也是第一次实地见到四合院,看到哪里都新鲜。
老李头跟在后面说:“杜先生,现在政府在给京城所有的胡同改造上下水和厠所,我给陈总打了好几次电话了,他总说来可就是不来,再不定下来就要耽误时间了。”
杜余说道:“李叔,现在就可以定下来了,我马上安排人装修,我看有些瓦都坏了,那些窗户围廊都得重新上漆,工程量不小,到时候还得您多帮忙。”
老头一听东家还用他,高兴地说:“应该的,杜先生您放心,我是这里的老户,有个大事小情都好办。”
杜余看完整个房子,非常满意。
杜余拿出电话给陈心怡打了过去。
陈心怡一接电话就知道什么事,她说道:“小余,是不是找工程队啊?”
杜余笑了:“知我者,陈姨也。”
“我这边基本都完工了,工人有的都撤回去了,我跟他们的头说一声,抽空让他找你。”
“陈姨,现在您就打电话吧,让他现在就来,我就在现场,过几天一走我还不定什么时间再来,最好今天就能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