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想看《庄子》一书,便在网上对比各个版本的信息。首先考虑的是书中归纳的文章数量是否完整,据说《庄子》本来有52篇,后经过学者辨认之后,现在普遍认可的是33篇,看网上的信息,似乎出版的书籍中有些甚至连33篇都不到,所以在找书的时候要看看目录是否有33篇。其次考虑书本的排版,对你来说,买回来的书就相当于是要长久收藏的,所以排版在视觉上给人的舒适度还是有要求的,字体的大小、注释、翻译,各个部分的字体之间的差别等,都尽量谐调,还有书本的封面、是否精装都要考虑。在查找的过程中,遇到一个没有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每一个版本都是把每一章中的各个部分拆分开来,分别进行注释,这就导致阅读的时候对一篇文章没有视觉上的直观认识,而这在当时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像看一个人的时候今天给你看看手明天给你看看嘴后天给你看看腿,但就没有一张全身照。搁置了一两天,对这个事实有了一定的缓冲之后,又重新上网查找。
网购的弊端是,即使有了图片和文字介绍,也只能给出部分普遍信息,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网上查找之前,有去最近的图书馆查找过《庄子》一书,想先对比各个实体版本之后再直接在网上下单,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图书馆关于《庄子》一书的原著能找到的一两本中,全都只摘录了几篇作一些注释,其他都是解读,各路人的解读。这是那家图书馆最让人烦躁的三件事情之一,解读永远多于原著,你甚至找不到原著,就拿《红楼梦》来说,所谓的红学研究挤占书架的好几排,可是原著却只能找到两版,每版只有一套,在你去看的时候,没有一套是完整地排放在那里的,也许是有人借走了,也或许是丢失了。相对于原著,解读又算什么呢?你实在不理解把大量资源浪费在垃圾上而丢弃绝无仅有的珍品的行为。顺便说一下,那家图书馆令人讨厌的另外两件事是,“儿童不得进入借阅区”和一个又老又丑又自以为是的大龅牙。至于为什么没有去书店,因为书店太远了,再加上新书都有保护膜,不能拆看,也不一定有样例。说起来,你是真不喜欢书店这种地方,可能是你在那些地方看不到陈年尘埃,那种古老的沉淀。
基于上面种种原因,决定在网上买,最终买了封面看起来还可以、排版看起来还可以的一版。在挑选的条件中,唯独没有将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列进来,导致后面书本的重买,那就是注释的人。意识中有过这个问题,但是想着看的是原著,看的是庄子的思想,注释只是一种辅助,再怎么着一本书也不能有假,基本的正确性还是有的。可是万里挑一,却偏偏跳了坑。
先从最表层说起,睡前一边翻阅一边用铅笔注释,翻着翻着发现指尖有股怪味,很难闻,四处嗅了嗅之后,发现是书页的味道。本寻书香反沾沟渠味。再说入里一些,多次在深夜气愤地给g发微信吐槽书中的错误。正文中有些句子中竟然无端出现空格,联系上下文,绝对不是内容需要。正文中的同一个段落中的同一事物的用词多次出现,可用的词竟然不一样,相应的译文也对不上,可以判断这也不会是修辞上的变动的原因。关于符号,句号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不管是对应正文还是句子在结构上的使用,都不对。关于翻译,有些地方很微妙就不说了,有一个晚上,看其中一段,实在是觉得问题太明显了,就去百度找翻译,结果发现真的有问题。最后再说说让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忍受的一点,译者在生涩词解释时有时候会加上一两句自己的理解,这种行为没有错,但译者对于文中思想的理解、感悟、共通等方面实在是惨不忍睹,最可怕的是每一章后面还附上译者的解析,如果说前面的问题是皮肉伤,即使痛及筋骨也还是有治愈的可能,那最后的解析简直是对读者灵魂的拷打,甚是是残忍的抽离。直白说就是,译者站在世俗中解释世俗之外,而不自知。换一种说法,就好像庄子指着空中轻盈自在地飘浮着的泡沫说,看那色彩斑斓的气泡,在阳光下多逍遥自在。可是译者却说,气泡产生的液体对人体不好,很脏,还可能会说是什么化学反应,对环境不好,最后可能会上升到人生问题,说气泡是稍纵即逝的东西,赞美它是极为消极的表现。终于,在某天深夜,差不多凌晨一点多,你终于再也受不了了,在网上重新买一本译者看起来更靠谱的。然后在某天清晨7点半的样子,勤劳的快递小哥将快递送到了小区楼下。把新书拆开,有纸质的香味,这是很多人沉迷传统的阅读方式而不是现代电子阅读的一大原因。再看前言第一页,“庄子序言”开篇,“关于庄子的历史记载颇少,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也长时间少有人问津,已致家室渊源、师承关系、生卒年月均不甚明了”,这才是一本书该有的样子,经过上一版本之后,看到开头第一句已经完全被征服了,这才是专业研究型学者该有的醇厚与严谨。
后来,你去百度了第一版本译者的信息,至于名字就不说了,百度上也有买了同一版本的人在吐槽,过分解读、文学修养不够等,其中有一点多次被提到,译者是学医的人。只能说,医学界能人辈出。
即便对两个版本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与定位,有那么一小会儿,还是想把两个版本都保留着,以便将来因一些疑惑而可以作对比。后来想到,第一版本从基本的文字、翻译,到译者的文学涵养,直至精神修养,对你都毫无益处,其中的精神修养甚至有损于你,完全没有保留的必要。最后要考虑的是对书籍本身的尊敬问题,然而,该舍弃的要即时舍弃,留着不该保留的物品只会侵蚀你的生命。所以你决定将它遗弃。你想保持生命的精纯。
因此而有所思,又不是特别相关的思考:不要想着借助机巧愚弄大众,能被愚弄的是不知甚解的人,真正了解的人是不会被糊弄的,而那类人才是真正值得用心传递的。当然不是对此事的自恋,而是关于其他事情对自身的警醒。
喜欢独自言语请大家收藏:()独自言语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