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全集》后有文(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旧中国多遭难,社会动荡不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刊物《新青年》正处消沉时期,某一夜,编辑钱玄同照常去好友周树人家小坐闲聊。钱玄同翻了周树人的古碑钞本后,建议他去写一些文章。

1918年5月,《新青年》上刊载了一篇名为《狂人日记》的小说,“鲁迅”这一笔名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犀利而勇猛的“刀笔吏”,一位冷静而深刻的思想界先驱,一位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真正勇士。

为了瞻仰伟人的冰山一隅,几个月前买了一套《鲁迅全集》,认认真真翻阅了一遍,对鲁迅的生平、思想以及精神有了一些基本了解。全集收集鲁迅生平写就的论文、杂文、散文、散文诗、小说、序跋、日记和书信等作品,这些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重现一代伟人的半生,甚至一段历史的碎片。

鲁迅的文章是冷静的,甚至过分冷静,而冷静的根源在于笔调和思想。

冷静的笔调是鲁迅冷静的选择。其一在于不抒情。鲁迅善于评论,犀利的评论往往一针见血地刺中隐藏于旧中国的种种弊端,冷静的气势直冲读者,但笔调却不容易辨认。他不怎么写风景,但是关于风景的描写却能非常直观地体现冷静的笔调。从找到的寥寥几段风景的描写中,都可以发现一个共同之处,他只是非常客观地呈现事实,没有一丝修饰与抒情,有些地方的抒情需求已经呼之欲出,但他就是不抒情。其二在于避用好看字样。鲁迅极不喜欢用好看的字样,以至于他的笔调冷静的另一个说法是粗砺,就像用粗刀划过钢板,霸道而不失锋利。在他给许广平的信中,有一个关于女性文风的话题,他说看文章的内容就可以判断作者是女性还是男性,而这原因的一大部分在于女性大都喜欢抒情和用好看字样。

冷静的文章是冷静思想的呈现。鲁迅曾说:“假如一间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昏睡入死灰,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并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最终,他还是选择大声嚷嚷。他写《狂人日记》,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吃人”的世界;他写《药》,告诉人们这是“吃人”的社会;他写《孔乙己》,告诉人们封建制度下的教育害人太深......他批判封建社会中愚昧无知的群众,批判腐朽读书人的孔儒,批判封建保守的保皇派,批判华而不实的海归派,批判残暴的官僚主义......他的呐喊惊动了熟睡的人,他们睁眼彷徨地着眼前的现实,惊恐了,便惊奇于呐喊者的喊声的雄壮和沉稳,把这称为冷静。思想更偏向于清晰的逻辑思维,更偏向于理性,不似精神,更偏向于冲动与感悟,更偏向于感性。空有一腔热血并不能挽救危难中的中国,只有保持清醒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才能看清敌人藏于黑暗中的刀刃。所以他要保持思想的冷静,以便将敌手与前路看得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