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说一句,明朝时候的礼教已经是比较麻烦的存在了,当然也要看执行人了。
江峰跑出两条街后才发现这根本不是办法,自己的腿脚再快也快不了多少,索性就近找个地方,扔下了十两银子,买了一头骡子,骑上急匆匆的朝着南城的惠风楼赶了回来。
用了不到小半个时辰,江峰已经到了酒楼的门前,门前的马家兄弟连忙把骡子停住,想要陪个笑脸,江峰也没有理会,急火火的就是冲了进去,整个惠风楼除了主体的建筑,其余都是需要大幅的翻修。
唯一没有动的建筑,就是后院的一个小厨房,江峰连在正楼看着工匠们施工的赵秀才和铁蛋都没有理会,径自的冲进了小厨房,那裏面鲍大厨和几个助手正在那里准备着材料,酒楼开业有些东西不是当天动手就可以的。
必须提早筹备,比如老汤,比如一些腌渍的食物,还有老酒的采购,所以裏面已经是忙碌的热火朝天。
江峰进去直接喊:
“老鲍,前几天送出去的汤还在吗?”
鲍胖子转过来点点头,江峰接着说:
“喊着那两个去试菜的伙计,快些把瓷罐子准备出来。”
赵秀才一路小跑的跟着过来,脸上有些着急的模样,进来就问:
“东家,出了什么事情吗?”
“没事,你去搬张桌子摆到甜水井那里,记得带着笔墨纸砚,墨还有砚台先准备好了,不要冻住。”
南城这个地方除了顺天府的衙役,五城兵马司的士兵,还有驻守南城的锦衣衞在这裏,以及有些热闹节日庙会或者是官员们寻花问柳,包养外宅什么的,都是在这个南城,其余的时间,官员们很少出现在这裏。
至于公务,偶尔也有御史或者文臣以体察民情的名义,坐着轿子或者乘马走马观花的走上一圈,不过就算是走马观花,也是越来越少了,有这个时间在部院裏面和同僚搞好关系,上下打点,或者找些风花雪月的事情岂不是更好。
不过今日有所不同,最近高陞的翰林院侍讲学士刘顺骅刘大人来到南城来体察民情,替天子采风,这也是翰林文臣的职能之一,不过几十年也没有人注意这个茬了,刘学士没有坐轿,出人意料的骑着马,身边跟着几个随从,在前面给他清着路。
在喜欢看热闹的京城,这种事情自然是有大批的闲人为了上来,虽说是在一个城市裏面,可是南城的平民百姓一辈子未必能看到一次翰林院的学士,都在那里指指点点,街道上越来越吵嚷。
隐约的听到人群中在那里小声的议论道:
“看看,这就是文曲星……”
“是啊,听说最近得了皇帝爷爷的赏识,升官了呢。”
“你怎么知道……”
“我表哥可是在衙门裏面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