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迷糊(2 / 2)

恶明 特别白 1484 字 5个月前

这裏捞钱的方式是招募民间的工匠,让他们托庇在匠户营下面,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这样可以多赚不少钱,同时主管的官员也可以收取些孝敬,也可以在外面接下些活计来做,所以这匠户营尽管是世代相承的匠户非常的贫苦,但是名不副实的匠户劳力却是极多,军户多有缺额,但是匠户却往往超编。

此次却是缺额了,真是让熟知其中关节的工部官员大跌眼镜,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有一个没有走的下级匠户营官吏道出了其中的关键,一名学徒十五两银子,一名熟手工匠三十两银子,老师傅是五十两,若是有家人,还可以折算四折的价钱。

而且只要是把人交出去就行,在天津衞一带自有船只接待,其余的事情都不用管了,把人卖掉,可以到手银子,而且那些工匠都是心甘情愿的上船,在这个匠户营的官员也就是能干三年。

谁还管以后的事情,这些官员每到任上,都有人过来联系,他们所做的就是不断的从地方上招募匠人,然后交给买家,拿到银子。天津一带的武器作坊,靠着些粗工草草的应付,反正朝廷已经是多年不管质量,有时候,这个数量都不大管了。

既然是监管形同虚设,买卖工匠又有大笔的银子入账,下面的官员都是热衷于此事,说起来,这些人就和后世的职业介绍所区别不大,只不过做的更直截了当罢了。

明朝素来不重视工匠,这等临时抱佛脚,事到临头一看,才发现所谓的匠户营除了写能干活的苦力,懂得一些粗浅手艺的年轻工匠(附带说一句,这些年轻工匠都是打算在匠户营锻炼一段时间去华州的),此外再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制造能力了。

在这个消息传回京师,工部尚书和侍郎,当即就被下狱,好在是各地的武库还有储存,其余不是沿海的匠户营,人员的流失并不像是沿海这么严重,紧急组织起来还能有些效能发挥,只不过火器生产就远远不够。

嘉靖皇帝和下面的官员一直是在手忙脚乱的准备,可是华州那里却没有什么动静,虽然说是不主动的进攻,可边境和各处封锁的很严,华州民户军户行的是类似保甲连坐的民法,不管是关外的边民还是辽镇原来的居民,在很快的时间内就已经是登记在册,每一个区域的民官和团练使都是盯的极严。

若是有陌生的人进入,不在民官的清册之内,又无有其他民官和团练使联合的印鉴和签名担保,有立刻捉拿下狱的权力,若是有反抗,可以立即格杀。收留和知情不报的民户都要受到大小不等的处罚。

要是陌生人有其他区域的印鉴和签名担保,却在本地出了问题,则追究开具担保那个人的责任,连坐和人人有责的制度,让细作和间谍很难进入其中去打探,而且华州的骑兵精良,若是那种探马和侦骑根本无法在辽河的内部呆太长的时间,就会被追杀,那种化装潜入的人更是在天罗地网之中,什么也做不了。

至于什么用什么大义和忠心的名分,那些忠于大明看不惯华州的人都已经是回到了明朝,剩下的都是得到了不少的实惠和好处,只盼着华州一路的长胜下去,怎么会对于大明的探子有什么帮助,各个生怕株连到自己,告发的唯恐不积极。

所说,华州出现,大明的消息只能是华州放出来,还有那些放回来的人所描述千奇百怪的消息,更是作不得真。

虽然,兵贵神速,华州一直没有什么行动,但是还有一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到现在大明对华州还好像是一个瞎子,什么也不知道,不知道对方的动静和动向,但是华州在大明的各种关系太多了,明军的一举一动,都在华州的明察之中。

在大辽河西边的明军只有三百多人,都是马队,被派驻在最前线来,就是为了有事的时候,能够最快的时间报到广宁去,不过对面的军营森然无声,操练的时候威武惊人,早就是把他们震撼住了。

不过来到这裏几个月,从河水冰冻到了快要开化的两月,对面都是照常的操练,也没有进军的意思,也没有长期驻守修建营寨的意思,就这么耗着,这些人渐渐的都是松了一口气,心想等到河水开化,对方也许就是到这为止,不再向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