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发生穿越的这个时空,戚继光的三千兵在雨中保持队列不变,然后让蓟镇的统兵大将惊呼:将军治军可为此乎?
对这种军人应该做到的事情无比惊讶的军队,也不要指望他们的悍勇能够到什么程度,事实上和华州军的对冲仅仅是不知道对方的厉害,在这个时代的战争中,真正能够决定大胜大败还是冷兵器的肉搏。
这一点,明军自以为华州军擅长火器,对于近距离的肉搏并不精通,只要是自己冲到跟前去,就会取得胜利。
在火铳的射击下,他们没有崩溃,甚至前仆后继的冲到了长矛阵的跟前,但是对方的肉搏兵,手持大刀和短冒冲出来的时候,他们仅仅是坚持了很短的一会就崩溃了,华州军的团练系统因为火器装备的不足,所以对于冷兵器的格杀极为的看重,而且还有战时斩首记功分赏土地的军法。
为了这一条,还有专门的军法官监视士兵,不得杀良冒功,不得争抢首级,一首级象征着家属的特权和土地,象征着今后退伍之后的富贵生活,甚至能不能升官发财都和这个有莫大的关系。
战场之上,擅自退却,便是斩首之罪,勇猛向前就有可能取得功劳,平日裏面团练使在训练的时候,就是这么跟下面的团练灌输,到了军队之中,各级的军官更是如此的说话,他们平时不用种地干活,每日裏面都是军事训练。
华州军对辽镇军兵的胜利和战况不断的被告诉给他们,让这些新兵们有了信心,然后每一只部队都是一名老兵和五名新兵的配置。
战场上,看着密密麻麻的明军,渐渐的居然感觉自己面前是密密麻麻的功劳,明军悍勇,华州的部队也都是红了眼睛,按照预订,三轮火铳之后,人都已经是冲了出去。
“秦人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是故秦军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挡未尝不破。”
这也是一种民族的尚武精神,这种精神从来没有在汉民族的血液中缺少过,正是这样的精神让汉民族把东亚大陆上适合耕种的土地全部的占领了下来,让其他的非汉族对我汉族俯首称臣。
这种尚武精神在明初的时候也有,只不过越到了后期,这种精神就越是逐渐的消亡,到了最后被关外野蛮的蛮族征服,然后这个蛮族的野蛮也是渐渐的消磨了下去,到最后整个民族变得懦弱和麻木,被外国的炮舰敲开了国门,然后,我们民族我们这个国家落后了世界百年。
江峰来到这个时代,所作所为,自己的野心和执念当然是站了很大的成份,不过在他的潜意识之中,未必没有那些改变历史,让鸦片战争之后的惨剧不再发生在,毕竟,在没有穿越之前,满清入关到鸦片战争,还有接下来的那段岁月,那些惨痛和耻辱,都是被深深的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精通战阵格斗的军官传授的搏斗技巧,每日间队列训练养成的团队配合,还有体能训练提供充足的基础,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求战和敢战的意志,在战场上的这股意志,往往是胜负的关键。
兵精粮足的华州军加上这股意志,已经是足够确保胜利了,先吃掉突出的两个步兵团的华州军,然后全力冲击华州的军阵。
不过这个时候却变成了华州军中心开花,全军压上,冷兵器的搏斗是短暂和残酷,勇猛的华州士兵杀死了面前的敌人冲向后面的人之后,蓟镇明军的斗志迅速的崩溃了,后排压上的华州军阵型并不像是从前的那些人那么整齐,因为刀盾手的厮杀,在列队冲上之后,剩下的也就仅仅是战斗了。
圈内的扩散,很快的变成了整个的大军的溃败,开始的轻敌,到方才的冒进,一鼓作气,这股气一泄,整个军队就迅速的崩溃了。
明军蓟镇的马队从侧翼兜了过去,不过华州军的骑兵同样是迎头对撞,骑兵战斗的境况和下面步卒的情况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短暂的僵持之后,迅速的崩溃,华州人数少于明军,不能进行包围。
朝着后面逃跑,后面的华州军步阵追击了两百步之后,迅速的停住了脚步,此时的阵型已经是有控制不住,不管是哪一个方面,阵型混乱很容易被对方抓到空子和破绽,这是万万不能允许。
不过步兵止住了脚步,一直是没有出动的骑兵却是蜂拥而出,方才的华州军始终没有在最前列放置骑兵,被明军的将领们还以为是不懂军事,所以才那么放心的冲了过来,但是这些马队并不是用来对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