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原则上是支持的,我一直支持这种交流,林教授说的也没有错,华国的油画,不论是人才还是市场,融入世界的进程是不会逆转的,只有快和慢之分,既然如此,拥抱这个过程,是一个好的选择。我相信,在欧洲经历了这么多的变故后,大家应该都更明白我们的价值观,封闭和拒绝交流,都是不可选择的。”亨利院长明确表达了态度。
结合拖尼特的工作,和大部分人的观点。
这个展览如果没有意外,是可以促成了。
出乎意料的一点是,关于巴丹旺的问题,有一位提了一句,然后被人给怼回去了,这人不是别个,让林海文非常意外,是布鲁诺先生——这会儿看着比刚才要顺眼多了。
“油画就是油画,不要把他们那些东西弄进来。”布鲁诺一脸嫌弃:“他们把华国电影就弄得凄凄惨惨的,每次来戛纳的那些片子,都是一个色调的,不明白他们在想什么。现在又想把油画拿去当幌子,难道以为欧洲人都是傻子么?我完全不同意对参展者设定标准和限制,不管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
布鲁诺说着,脸就从刚才的顺眼,变得不那么顺眼了。
“如果是华人电影那个程度是没问题,但更加夸张的话,容易引发争议——艺术之外的争议,不排除有些人希望借助这一类争议出头,所以我认为要避免这一点,基本的原则要遵守。欧洲和华国打了这么多年交道,我相信这一点应该你们都有所了解。”
这还是个要钱与否的问题。
跟华国做生意也好,文化交流也好,总是跟在欧洲不一样的。
这个问题大家确实了然于心,没什么争议,林海文意外中,也乐得轻松。
而在讨论当中,最激烈的,可能是画作的风格。
林海文对极端抽象、波普这些风格的憎恶,世所公知,既然他是展览的主要组织人之一,不可能说在这一点上无所作为,但即便只是在座这些人,都有现代主义的拥趸,会出现激烈的争议,也就不出奇了。
和刚才怼布鲁诺不同,林海文此刻格外的温和。
温和到让人不适应。
常硕很明白,林海文的第二招合纵连横,是用在这裏的——他要发功了。
“毕加索后期的作品,以及达利的,我虽然并不能欣赏,但我也不会觉得它们毫无价值——至于有多少价值,那是另一个问题。但汤伯利的《黑板》,波洛克的《第五号》,雷曼的《无题》等等这些闻名遐迩的作品,这些在拍卖场上叱咤驰骋的作品,我实在认为它们和垃圾无异——需要强调的是,我说的是画作,而非画家,我相信波洛克会是一个充满思想力的不同寻常的人,但这不能改变他的画,是一个不具有绘画内涵的工艺品,是很昂贵的工艺品,仅此而已。”
做了基础的铺垫之后,林海文突然眨眨眼睛,用一种低沉一些的语调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