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绝(1 / 2)

言无咎 1777 字 2个月前

四千多降兵和邯郸来的魏军编在一起,由王宁和王朗策反的几个故旧分别统带,担负起四门城防和城内治安之责。权翼部、祖凤部骑兵驻进皇城休整,连续几日的辛苦征战,这支骑兵从上到下都有些支撑不住了。

以赵庶、张春为首的前石赵官宦彻底安分下来了,因为石青给了他们一个立功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让他们帮助魏军绥服石赵中山(紧河北定州)、常山(今河北正定县南)、赵郡(今河北赵县)等其他郡国。

为了保住家小安康,重新恢复从前地位,一百多户人家争先恐后地表示与诸郡国太守关系交好,信誓旦旦地向石青保证,但若奉命,必定不相负。言辞极具夸张之能效。这些人打得一个好算盘:石赵已绝,中山、常山、赵郡等郡国无主,一旦大魏大军压境,一经劝说哪还有不降的道理?牛皮吹大一点无所谓,只要最终能成事就行。

石青斟酌了一番,最后选定赵庶、张季两人随军前往各郡国劝降,这两人以前在石赵朝廷职位、身份都很高,比较之下要靠谱得多。

石青也给了其他人降服的机会,譬如以中军将军张春为代表的一帮武人,可以充入步卒营中当枪兵,这些人乃是将官出身,身手肯定比普通士卒强,临战之际砍的脑袋也会多些,晋升速度应该很快。

至于文臣,有一批将会留在襄国充当书记,有一批将会送到邺城听用,有一批将到青兖充当识字教授和抄书手,还有一部分自尊心很重,不愿屈身为卒,这部分人将会分别安置到、黎阳、枋头的屯耕点,分几亩田地,过上从土地里刨食的生活。

大晋永和七年三月初九,襄国城内各处的动静渐渐平息下来,墟集门店等营生还未完全恢复,基本秩序却已稳定下来。

天际刚刚发亮,石青命人请来王朗、祖凤、权翼、赵庶、张季,对五人说道:“诸位连日辛苦,该多休息几天才是,只是中山、常山诸郡国与大燕接壤,归属去向事关重大,石青不敢有半点懈怠,只好强差疲兵了。”

王朗、祖凤、权翼躬身答道:“谨遵石帅吩咐。”

赵庶、张季则道:“老朽(麾下)得蒙石帅青眼,委以重任,赴汤蹈火,亦难报万一,奔走之区区小事,又岂敢怠慢。”

石青微微一笑,冲赵庶、张季温和地点点头,忽儿笑容一收,转对王朗、祖凤、权翼道:“实话告诉诸位,石某从未将石祗、刘显之辈视为对手,他们亦不配成为石某真正的对手。数年以来,石某心目中真正的对手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鲜卑慕容的大燕国。在此,石某需要提醒诸位注意,从今以后,我等将面临真正的对手之威胁。无论常山、中山是投燕或是降魏,大魏与燕国之间再无半点缓冲余地。真正的挑战才算刚开始……”

王朗、祖凤、权翼各自一凛,齐齐向石青注目过去。战败刘显、袭取襄国……连串的大胜让魏军上下所有人都感到兴奋不已,眼前三人毫无例外地有些浮躁。

石青的提醒来得很及时。慕容氏的燕国是任何人都无法小觑的存在,鼎盛到极处的石虎在它面前频频碰壁,新星一般快速升起的冉闵因它而陨落,石青刚刚整合起来的势力与这二人相比要弱小的多,此时能否迈过这道坎呢?

“……在不远的将来,同燕国较量之时,襄国北部三郡的归属意义非同小可,特别是最靠北的中山国尤为重要,诸位……”石青目光一扫,殷切注视着随军前往中山国的赵庶,缓缓说道:“要多加警醒,全力一赴!”

赵庶不由自主地重重点头应承,石青对形势清晰的剖析,让他惊讶之余还生出三分佩服。余下四人齐声应诺道:“石帅放心,属下等必定全力一赴!”

石青欣慰地笑笑,忽然扬声道:“诸位!出发吧——石某亲为诸位送行!”

辰中时分,三支人马先后出了襄国北门,第一支是祖凤部骑兵,与之随行的劝降使者是赵庶,他们的目的地是中山国治所卢奴城;第二支是权翼部骑兵,与之随行的劝降使者是张季,他们的目的地是常山郡治所真定城;第三支人马是王朗统领的千五步兵,目的地为赵郡治所房子(今高邑县西南),赵郡太守李邽与王朗关系不错,因此由王朗出面担任劝降使者。

石青没有强行攻打三郡的意思,无隙可趁时的强攻不仅艰难无比,而且很容易把三郡逼到燕国一方。是以,北上的三支人马最多的一支也只有五千骑,除了显示存在、护送使者等作用,对三郡构不成任何威胁。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襄国北部三郡地处太行山东麓,乃是坞堡密集之所在。三郡范围内至少有上百个坞堡壁垒。

这些坞堡大多于八王之乱时兴起,历经刘渊、石勒、石虎三朝,一直保持着比较超然的地位。他们不在意谁当天子谁做皇帝,只要压榨不过分,征募不离谱,谁当天子他们都会表示臣服并交纳一定的税赋;与此同时还保留一定的独立性,以当地豪雄为首领,自行打理坞堡事物。三郡国的太守,实际管辖范围一般只有郡国治所等寥寥数个城池,职权并非很大。

有鉴于此,石青对劝降三个郡国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