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
镜受尘者不光,凡光者终必暗,故先自掩其光以同乎彼之尘,不欲其光也,则亦终无暗之时矣。”
谢端阳一字一句,低声默念着玉简当中的法诀。
无论是杀伐,亦或者防护,他都自有手段。
即便是面对结丹修士,也足以勉强抗衡。
是以在天策总院内转过一周,他没有拣选这方面的术法神通,而是挑选了道敛息隐匿方面的秘术。
虽然他本就精通此类法术,甚而将妖族无名敛息术,同《千幻宗》的残缺法门结合,经太虚镜推演门全新神通。
即便是在金光寺此等佛门大派当中,乃至面对萧四维这样的儒门高弟面前,亦没有泄露根底。
但是大晋自上古传承而下,不知多少奇功秘术,能人异士。
他先前没碰上,未必之后不会遇到正好窥破自己的人。
就譬如说韩立,纵然有神念不输化神老怪的大衍神君相助施加障眼法。
但在大晋还是被头可以看破幻术的变异灵兽看穿,实在没有地方说理。
是以此类秘术,谢端阳掌握得再多也不嫌多。
何况,他挑选的这门“和光同尘”的秘术,从玄妙上甚至不输自己结数家之长推演出的敛息法门。
据说曾是大晋一家大派的根本术法,其声势最隆盛之时,甚至曾挤进去正道十大宗门的末尾。
倘若不是年代久远,残缺不全,玄奇不过原本的十之二三。
纵然以其仙师第十一等的评级,也不够资格将其无偿兑换出来。
但对谢端阳而言,此术却是划算不过。
他有太虚镜在身,即便秘术缺失,但只要花费些时日,总能将其推演补全。
算下来,比兑换灵材丹药之类,要赚许多便宜。
谢端阳是这方面的行家了,细读两遍,就已大致寻摸出此术的根本精义。
那份妖族的无名敛息术,要点就是收敛气息。
而千幻宗的法门,重在一个“变”,讲究千变万幻,可以模拟变化他人身形外貌乃至气息。
至于这门“和光同尘”,则是讲究个“化”或者说“藏”字。
气息融入周围当中,和谐圆融,毫不显眼。
练到精深处,即便近在眼前,也会下意识地忽略,视为无物。
虽然还未正式着手习练,但只是比较着三门术法的异同,他就亦感觉大有所得,体会更深。
将法诀牢牢记在心中,谢端阳收起玉简,将具体的行功口诀要点送入识海当中的太虚镜中。
由着其慢慢推演,他自己则是运转法力,调整气息,尝试习练起来。
好在残缺的部分主要是高深层次,最开始的入门阶段,还是十分完全。
谢端阳依法而为,只是失败了两次,第三回就径自成功施展出来。
但见身边烟云渺渺,其身形随之忽隐忽现。
等到云烟散尽,他依旧端坐虎背,与方才似乎并无二样。
然而其胯下的那只黑虎,却是心有所感,放缓驭风而行的速度,扭头向后看将过来。
铜铃大眼中,现出抹人性化的困惑。
方才它忽然感觉自家主人似乎凭空消失了般。
不过他毕竟是异种成精,天生灵觉,而谢端阳初次运使,还未到将一切气息触感等完美收敛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