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两个密使(2 / 2)

伐p 言无咎 1568 字 2022-12-13

石青满意地点点头。和兖州保持默契最好,更妙的是,刘复临走时说的那句话:若有用得着之处,知会一声就是。

对新义军来说,用的着兖州刺史的地方太多了。至于王传告密之事,他们没放在心上。只要占据了泰山郡,三义军自会销声匿迹。大赵派军来剿,只会扑个空。石青比诸葛攸更加笃定。因为他知道,大赵国不过半年寿命,怎么顾得上新义军?

和刘复的愉快接洽相反,诸葛攸刚和青州来使见面,就吵了起来。

青州使者陈然是个三十许的文人。一见此人,石青就有一种犀利的感觉。特别是他的双眼,锋芒尽露;如刀如剑。

此人非寻常人。石青一凛。

诸葛攸似乎没什么感觉;他是胆大妄为的莽书生,如同一柄横冲直撞的大铁椎,怎么会感受到刀剑的犀利?

于是,冲突不可避免。

陈然来势凶猛,不像是暗通款曲,倒像是来告诫的。“无论是大晋北伐军还是与之呼应的三义军,不得轻进青州,不得骚扰青州生民。北伐军若能抵达黄河南岸,青州自会开城输诚,不费一兵一卒,即可平复。”

这种口气诸葛攸如何受的,他饰演的是‘大晋先遣使’的脚色,怎么也要摆摆官架子。当即,他就沉下脸,怒斥道:“北地沧桑,衣冠尽失;此我汉民之耻。今王师北上,意欲收故土,复衣冠。尔等不箪食壶浆,举旗响应。还将王师拒之门外。到底是何居心?”

“是何居心?”陈然冷声讥笑,话语如刀剑一般。“我们没有任何居心,我们只担心北伐不成,反害了无数生民。大晋不在乎无辜生民的性命,我们在乎,刘刺史在乎。”

“刘刺史?那个出身君子营,服侍了石勒又服侍石虎,被石虎年年评定为政绩卓优,向北方遣送无数编户人丁的刘征是么?他会在乎生民的生命?”诸葛攸对北方的情况很熟悉,一口道出了青州刺史刘征的生平。

“对!正是他老人家。”陈然傲然作答:“你知道刘刺史年年遣送编户,却不知为了少送几人,他给石虎叩了多少首;你知道刘刺史服侍石虎,却不知为了从石虎刀下救出三万多青州民众,他冒了多大的凶险;你知道刘刺史政绩卓优,却不知道这意味着青州没有流民、没有叛乱;八万多青州生民安居乐业。”

石青记得刘征,历史上刘征是个爱惜民众、机巧多智的人物。是很有代表性的‘士子’。这样的人不在意谁夺得天下,也不是强项令;很务实地,在职权范围内体恤民众,牧守一方;对于苛政尽力转圜应付,将损失减到最低,对于善政,也是循机而行。

刘征曾在石虎下令屠城之后,巧妙进言,让石虎心甘情愿地更改命令,挽救了三万多青州民众,仅此一项,就能称作能吏。这样的人,自然不同一般人,一听大晋北伐就欢喜鼓舞、倒戈举旗。刘征清醒地认识到,大晋北伐未必一帆风顺,未必如人所愿。所以,他派来了使者。他的用意很明显,无论北伐是成功或是失败,都不要把战火烧到青州,不要让青州民众受到牵连。

这是一个智者。

石青拿定主意,上前打断了两个人的争吵,肃然道:“陈先生,我答应你。三义军不会进入青州,不会骚扰青州民众。”

陈然望望石青,有些不解。这人一身士卒装扮,说话怎地如此托大?“请问。你是?”

“我叫石青。是三义军大督护,也是军帅。听说泰山会盟,便赶了过来。幸好赶上。”石青语气很谦逊,刘征和陈然真心爱惜青州民生,让他顿生敬意。

陈然看看诸葛攸。诸葛攸颓然道:“是啦,石大督护的话比我管用。哎,我说陈兄,我们可以不进入青州,不过,青州是不是给我们补充点给养,也算为王师北伐稍尽绵薄吧。”

陈然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听到请求后,缓缓点头,“青州很苦,但再苦我们也会凑上两三千石麦粟。以资军用。只不过。”他紧紧盯住石青,不容反驳道:“粮草交割需得暗中进行。”

“当然。那是当然!”听到‘暗中交割’石青心里已乐翻了天。什么叫郎情妾意?什么叫瞌睡来了送枕头?这就是。

喜欢伐请大家收藏:()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