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等你进攻(1 / 2)

伐p 言无咎 2339 字 2022-12-13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刘复没有察觉到这一点,想了一想,选择了一些能说的告诉荀羡:“对方差不多有一万一千多人马,今日凌晨试图偷袭禀丘,好在被我方探子及时发现。偷袭不成对方随即开始强攻,军帅府得报后,通知了戍卫将军,司扬司子弘已经亲率三千义务兵前去大清河布防,如此一来,对方即便攻陷禀丘,也难以突进到青兖腹地。”

禀丘之所以能提前发现段氏鲜卑的偷袭,并非因为探子发现的早,而是因为大清河沿线、禀丘城以及白马渡都一直严密戒备着,以防备豫州军偷袭。刘复告诉荀羡时,却将这些瞒了下来。

“攻陷禀丘!哪怎么成?禀丘说什么也不能丢。”

荀羡跟在石青身边的时候,听石青讲解过不少兵事,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听刘复说“段氏鲜卑即便攻陷禀丘,也难突进到青兖腹地。”便知不妥。因为禀丘临近大清河西岸,一旦被对方占据,新义军想渡过大清河退回青、兖,会变的非常艰难;对方有一万多人马,新义军想重夺禀丘也非易事。

刘复没想到荀羡这么精明,在他的质疑下,竟然不知如何回答了。

刘复对荀羡有所保留,说话不尽不实;事实上,他对于大清河以东的局势了解得也不是很准确;他只知道段氏鲜卑在攻打禀丘城,却不知道还有万余大军已经包围了白马渡,白马渡的信息因此隔绝,传不到肥子。

这是二月二十八的黄昏。

这个时候,石青正在洛阳城外的孟津渡口送别老丈人麻秋。麻姑一脸幸福状,与石青并肩而立。

与麻姑形成对比的是麻秋一脸的黑线,他的眼光一旦扫到女儿身上,便会流露出浓浓的‘女大不中留的悲哀’。恼怒之下,麻秋将怨气出到了石青身上:“云重!汝不可打屠军的主意!这支屠军只是交汝暂时照料,可没送给汝!”

石青一笑,道:“岳丈大人放心,回去后只管大展拳脚,横扫关西;一俟关西稳定下来,小婿便亲自恭送关外屠军进关。”

“大展拳脚,横扫关西!哈哈,说得好。”麻秋大笑一阵后,得意地道:“关西余子,尽皆碌碌之辈,也有人敢当麻某乎!”

“小婿祝岳丈一帆风顺!马到功成!”

石青适时地献上一记马屁。此时,他的心情比麻秋更为舒畅。因为,这一刻,他有了棋手布子的感觉。

石青上午抵达洛阳。来之后,他没有急于围攻金墉城,甚至没顾得去看被围在金墉城里的八千多枋头军精骑,而是与麻姑联袂,以女儿、女婿的名义向对岸紧急传讯,要求拜见麻秋。

一来是想念女儿,二来是对石青充满好奇,麻秋很干脆地答应了,当天午后便从温县乘船赶到洛阳,和石青翁婿会面。

令麻秋没有想到的是,三人一见面,麻秋没来得及和女婿畅叙翁婿之情,也没来得及追问麻姑和石青搅到一起的缘由,他的女婿便要恭送他回凉州。

敦请麻秋返回凉州的主意石青是临时想起来的。

昨晚在洛口歇息之时,石青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历史上,一年后关中将被枋头人偷袭攻占,蒲氏以此成就了几十年的前秦帝业。如今不一样了,蒲氏落到这般田地,怎能再占据关中?如此说来,新义军一番辛苦与枋头军拼死搏杀,受益最大的是关中当前的实际控制者、王朗的中军司马杜洪。这是不是太便宜了。

石青愤愤不平的时候,正好瞅见了跟随在身边的麻姑,由此想到了麻秋。

麻秋以征西都督之名戍守凉州四年,在关西一带威名赫赫,岂是杜洪可以比拟的;杜洪是王朗的中军司马,京兆尹人,王朗一去不复返后,凭借着本地人的优势,他拉拢分化,到八月初秋彻底控制了关中。需要说明的是,杜洪能有此成就,并非因为能干,而是因为关中无人;姚弋仲、蒲洪这些老关中没有回去,麻秋、王朗一走无踪。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这才让杜洪当了几天草头王。

麻秋若是回归凉州,率领屠军东返长安,可否底定关中?

石青没有丝毫迟疑,便得出了肯定的答案。

因为麻姑的关系,麻秋和自己已是难拆难分的自家人了;竟然如此,干嘛不让自己人抢先一步拿下关中,非要白白便宜杜洪呢?

屠军占据关中、凉州,枋头军在河南势力彻底瓦解,新义军势力直达洛阳,从此与关中连为一线,相互支应。想到这种前景,石青有些急不可耐了,第二天一早便派人敦请麻秋前来会商。

当初麻秋离开凉州,是为了回邺城争权夺利,眼下后赵已亡,张举等后赵重臣逃亡襄国,新兴的大魏朝廷没有他纵横捭阖的余地;既然如此,反不如回转凉州,指挥屠军抚定关中来得实在。

是以,石青一提议,麻秋立马附和,同时对这个女婿又高看一线。难怪年龄不大便能据有青、兖两州,击败枋头蒲洪呢,眼界果然不凡。

两人一拍即合,商议一番后,决定趁早着手,免得夜长梦多。

麻秋也不犹豫,当下和二十名贴身护卫装扮成渔夫商贩模样,连夜乘船逆黄河而上;他们打算从潼关附近河段转入渭河,然后直抵陈仓古渡。陈仓古渡距离屠军行辕所在地金城(今日之兰州)不远,不过十余日的路程。

送走麻秋之后,石青心情十分舒畅。天地为棋,众生为子;也不过如此吧。

“魏统大哥!子良!走,陪我去金墉城瞧瞧。”石青兴奋地喊上魏统、权翼,牵了麻姑的手,趁天色还有一些亮光,赶到金墉城外。

曹丕为了加强洛阳城防,仿照邺城西苑三台在洛阳西北角建筑了一座陪城,这就是金墉城。金墉城是一座军事堡垒;比一般的县城更小,南北长约两里,东西宽仅有半里。西晋八王乱起,数十年来,洛阳主城几经战火焚毁,几番修补之后,早没了昔日风采;一年前,梁犊征东军攻破洛阳,一把火彻底将主城烧成废墟,唯独金墉城因为修筑坚固,历经战火却得以保留。

此时恰逢后赵覆亡,天下大乱,没有人顾及得上洛阳;仅凭司州一州的财力人力,难以修复洛阳,金墉城过于狭小,并不适合太多人定居,司州刺史刘国无奈之下,率部东走,将司州刺史府迁往阳城,至此,洛阳算是彻底荒废下来了,除了偶尔见到几个难民的身影,整个洛阳包括金墉城都是空荡荡的,荒凉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