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巨鸟(1 / 2)

飞越唐朝 新空 1884 字 2022-12-16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现大量用户无法打开网页访问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首字母+org点com,)找到回家的路!

宣赞王子一脸的憔悴,闻言道:“好。既然您如此说,那就闭关坚守吧。”

李隆基大喜,心中总算安定了下来。

他现在最害怕的是宣赞王子鲁莽行事,因为这支吐蕃的部队,已经是他最后的倚靠,一旦再次失去,他将陷入绝境。

通过前几次的战斗以及这次牛僧孺带出的军队打仗的效果,他是真正的感觉到唐朝的兵威,的确是不可阻挡,其实从一开始,就应该着手进攻的。

这一系列进攻的失利,也使李隆基真正的认识到唐朝和安禄山的厉害。

李隆基此次大败,自然悲痛,可是最使他痛心疾首的,是潼关守将哥舒瀚的投降。

当得知次项消息的时候,他甚至一点也不怪这位憨直的大将,他是深深的恨上了 高仙芝,知道他是一个老滑头。

正是因为此人的私心,才使得大好的形势白白的浪费,反而将好好的潼关让给了安禄山,十万精兵的损失,等于是葬送了半个朝廷。

就安禄山叛乱之时的唐朝而言,能够称得上可用精兵的,就只有二十万人,但是潼关就占了一半,可是哥舒瀚居然投降。

这虽然大出李隆基的意外,可是他也知道,被史思明重重围困的哥舒瀚,除了投降之外,似乎也并没有多大的活路。

他当然想过倾剑门关之兵千力驰援。

可是想归想,真 当他征求将士意见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愿意附和。

甚至他最喜欢的儿子李琳,也死活都不愿意带兵去救潼关。

他最终也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也明白巴蜀这十万将士就是他现在的命根子,谁也不敢拿出去赌博。

而且即使派出去了,恐怕和高仙芝采取的做法,没有什么两样,也不过是借故拖延,故意不救而已。

孙孝哲的骑兵,已经把李家的部队给打怕了,更何况谁都知道在潼关还有安禄山派去的蔡希德、田承嗣这些大将。

以巴蜀这十万装备不整的军队去迎战史思明的精兵,虽然名义上是内外夹击,可是有没有命打到潼关之下,都是一个未知之数。

自潼关失守之后,李隆基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支吐蕃大军的身上。

毕竟,十万大军,而且是骑兵,足可以纵横中原。

但是他想不到的,又是唐朝。

又是这小子击败了几乎无敌的宣赞王子,把自己逼迫到这样的地步。

到了现在,李隆基真的有点英雄气短,他知道,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只有死守剑阁,否则的话,就只有逃到李亨的灵武去。

到时候,自己这个丧家之犬的皇帝,恐怕再也无力阻止李亨这逆子称帝。

以安禄山和自己的大仇,肯定会不要命的来杀自己。

然则如是,他一个大国的皇帝,过那种漂泊无依,浪迹天涯的日子,是他不可能忍受的。

他想都不敢想这一天。

……

三日之后,大雾漫天。

巴蜀崇山峻岭,栈道蜿蜒在连绵的群山之中,地势奇特,像这样的大雾,乃是司空见惯。

李隆基的大军正在早餐。

在李隆基退守剑门关的数月之中,粮草不继一直是困扰他的头号难题。可是一大半的金银财宝用于结好吐蕃,这虽然不能说是白花钱,但是毕竟还是将吐蕃兵给借来了。

但是粮草就显得十分的困难。

现在的剑门关之中,只有十万大军三个月的粮草,而且还不算上给骑兵的马料。

这十万大军之中,宣赞的骑兵四万,李隆基只有六万军队,几乎没有马匹。这样一来,一直以来 困扰他的矛盾再次显现,粮草本来不足,可是吐蕃骑兵必须得到最好的款待,这导致本来战斗力就不强的十万大军,被唐朝在张飞峡痛击,损失五万之众。

这三日之中,他们已经开始节省粮食。

李隆基嫡系的部队每天吃一餐饱饭,而吐蕃骑兵一日两餐。

但就算是这样,吐蕃士兵将领还是大大的抱怨,说是他们享受的待遇太低了。

李隆基无奈,只得再次的放下皇帝的架子,逐一到军中安抚内外将领和士兵,极尽苦楚。

他深知,这些人刚开始龟缩防守肯定不习惯,一旦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他心中早已经打定了注意,必须坚守。

他现在甚至很恨自己当时没有主见。

安禄山刚刚叛乱之时,他手上有大量的金银财宝,若是深挖洞,广积粮,训练兵马,不和唐朝直接的冲突,他就不可能败得如此之惨。

当初李格桑在军中死,唐朝继承南诏帝位,他就不应该急着反攻,结果吐蕃的卜固怀恩部被唐朝杀得大败,反投到李亨的麾下,自己从此一蹶不振。

还有众多将领请求高仙芝去援救潼关,他就不该相信小小的一个淘河大捷,李家就已经具备了反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