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独属于音乐家们的仪式感!(1 / 2)

非正常音乐家 武剑仙 2130 字 2个月前

语言这个东西要想韵律统一,无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全世界如此多的语系,每一种语系的发音方式,发音部位,舌头位置,共鸣腔……等等,都各不相同。

而这《合唱》交响曲,在谱面的乐理展示上,看在音乐家们眼中,那就好像是……

一副非常趋近于整体形象的画面。

可画面中,线条与色彩是那么的不同。

不是以细微线条色彩构建的整体性,而是宏观整体形象就成为一种平衡。

那种大和谐与多元多彩的结合堪称神迹。

在合唱时,任何一点“违和”那都是不可饶恕的。

单一的语言会显得有些空洞,似乎缺少了瑰丽的色彩,可却形成了完整的整体。

数种语言的叠加,虽然多姿多彩,让作品的内涵再次上升一个层级,可对完整的整体或许有一点破坏性。

换一句话说。

这就好像你从耳机听到的音乐,是否是双声道影响极大,而耳机的3D音效,也肯定不如电影院IMAX院里展现的3D环绕音效来的震撼。

光看作曲本身,其实就是如此。

如果市面上你能听到的,最简单的音乐,是一条一维的线。

那是一个旋律在发展,在重复。

无论多么好听,也只是一条线,多了就会重复,所含的信息量极少。

那么,一些优秀的流行乐曲,在多变的和弦,和声的构建,不同乐器代表的特殊音色增添线条与色彩,随着时间上的变化,空间上,也有所展开。

这就逐渐形成了一幅画,或简陋,或优美,信息量完全不是单条旋律线所能比拟的。

这就是二维的画面。

当来到了严肃音乐的世界中,接触到了大神级的作品后,这个时候,无数声部,多元化音色,夸张的架构,以及在不同平面上所展现出的变化,再加上严肃音乐更加注重的音响,以及声学效果后,就构建成了一个精致的几何体。

这便是所谓音乐的“立体性”。

换句话说,就是“层次感”。

有了层次,自然就立体了起来。

此时的音乐就变成了3D的。

而这种精美的“3D”架构,如果语言上产生了不协调的感觉,就仿佛精致的雕像上出现了毛刺,没有经过打磨抛光一般。

这如何能让广大艺术家忍受?

“现在如果搞,是不是有点晚了?”

在结束彩排后,会议中,有音乐家有些担心的问了起来。

目前的进展十分不错,如果大规模改变一些内容的话,会十分不稳。

这种不稳,对如此巨大的项目来说,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晚了就不搞了?”

李少杰皱了皱眉。

“没有九十八分,更没有九十九分!!”

“要么一百分,要么零分!”

遇到了问题,那么对于所有人来说,这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慌乱”。

而有时候,一点慌乱就会扩散影响到整个群体。

这就是群体中不可避免的一种问题。

及时掐死这个苗头才是最关键的。

“这样。”

李少杰仔细沉吟了片刻,开口道。

“毕竟,歌词是选自席勒的诗词,那么,其他语言翻译的歌词,尽可能的将重音向着德语版本靠齐,如果遇到语言难以协调的地方,可以从德语部分进行改变,必要的时候,可以不讲求语法,断句,或是语言的轻重读音,以和谐为主。”

“这……”

众人对视一眼,发现,似乎这样算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比如汉语,非常讲求“断句”。

不同的断句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甚至于影响整体意思。

又比如拉丁语系,轻重音,辅音这些东西,日常生活中仍然是会用到的。

李少杰的意思,便是在使用不同的语言情景下,弱化不同的,强化相同的,尽可能使彼此语言产生一种“和声”效应,而不是互相打架。

这个方案倒是让不少演唱家们脸色轻松了不少。

不是非要强求你发音都完全一样。

而是说,彼此的发音,可以产生出一种“和声”的和谐质感。

或许会需要削减一点发音,或许要额外增加一点发音。

进行一点细微的变换,使得整体上趋于圆润。

简单来说。

别太字正腔圆,轻重上稍微顾及点旁人。

这样的方式,分化到各个语系的演唱者身上其实不算那么难。

优化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就有点像是给雕塑去毛边,打磨抛光一样。

稍微做一点细节化的处理的话,那么,当不同语言唱响的时候,在强大的混响作用下,就不会显得突兀,反而会很诡异的体现出一种和谐。

很快,排练的进度就继续推进下去。

彩排的次数也开始增加。

为的就是一遍遍的试错,试图展现最完美的演出。

而这些参与的音乐家们,不仅没有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反对。

甚至大为赞同。

尤其是李少杰的那句“没有98分,没有99分,要么一百分,要么零分”,简直更加受到追捧。

“这才是我崇拜的Jay!!”

“对,就该这样完美主义!”

“聚集了这么大的力量,如果98分,99分,那太可惜了,要么彻底0分成为笑料,要么100分成为传说!!”

这些艺术家们,似乎是比李少杰还要夸张的偏执狂。

这个世界总归是不可能完美的,不可能是理想的。

所以会有人自嘲着“残缺也是另一种美感”。

但实际上,浪漫的艺术家,几乎在内心深处都是潜藏的完美主义者,理想主义者。

在这些人看来,做梦是必须的,甭管现实能实现成什么样,但首先你得敢做梦。

就算会经常出现追寻突兀,追寻不和谐,追寻残缺的艺术家。

但实际上,这些行为的本质,依然是对完美,对梦境,对理想的一种偏执的追逐与渴望。

某些意义上来说,其实能到达行业顶端的人,不带点偏执和神经质般的浪漫主义是很难达成的。

太过现实往往失去了梦想的能力,而梦想却是一切不可能的源动力。

就在这么一群旁人看起来甚至有点难以理解的音乐家们的努力之下,表演的质量也越来越令人惊叹“不可能”。

很快!!

反覆的彩排,让节目的打磨已经无限趋近于完美。

此时,李少杰便也真正的开始考虑正式演出,并且进行收音采集。

这天,几乎所有人都动员了起来。

提前休息了近乎一周。

这一周的彩排数量也仅有两次。

直到正式演出的前一天上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两次“复健”式的彩排。

便又休息了一下午。

这个时候,包括场地的安置,设备的检修调试,人员的休息安排,以及第二日正式行动的预案仿真,紧急避险的应对准备等一系列工作,便迅速开展。

几乎所有人都是为了这么一哆嗦,容不得半点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