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人员再培训
东非军事工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生产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并实现盈利。
反之则是重工业的缺点,当然,在19世纪,重工业发展属于初期阶段,这些问题尚且不明显,在英法德等国家,重工业利润都相当可观,正常年景下,基本上风险很小,所以投资重工业有利可图,且比较稳定。
同时对各国竞争而言存在好处,在19世纪,军事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保障,否则这边安心生产,第二天列强就带着“坚船利炮”直接轰开国门,摧毁本土产业,那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我国的军事工业是少数几个可以实现自我研发和设计能力的工业类别,国家将有限的人才投入在军事工业发展上,而民用工业有这个资本的仅限于铁路,钢铁,电力,汽车等少数产业,而按照东非的人才培养周期,我们想达到和欧美国家水准,至少要等到1895年之后。”
这是目前东非人才储量的现状,东非人才主要依赖于早期黑兴根学校培养,也就是黑兴根王室在欧洲设立的各类学校,加上东非目前在欧洲留学务工人员作为补充,本土人才培养周期则长达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时间。
……
截止到1888年为止,东非仍然保留七百多所语言学校,这些学校的教职工达到八千多名。
“对于这些教师的再教育问题,是必须做到的,我们准备裁撤掉大部分,只保留一百多家,就可以满足大部分需要,重点保留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东部很多区域的语言学校可以裁撤。”
语言学校是东非同化工作的重点工程,各种形式的语言学校在七十年代高峰期多达近万座,主要为普及德语而建设。
办学条件千差万别,有些甚至没有固定办学地点,一些直接并入东非义务教育系统。
作为在东非存在二十多年的特殊学校,语言学校为东非贡献巨大,最主要的就是确保了德语在东非的统治地位,目前东非德语人口已经可以确保对其他语言移民自主同化,而不需要政策上的强制推行。
这一点就和斯拉夫人移民到德国一样,很多波兰等地的斯拉夫人前往柏林等德国大城市生活,如果他们不主动学习德语,必然会寸步难行。
“一次性裁撤数百家语言学校,那么多教师就会面临择业问题,我们根据这些教师的文化水平,认为应该由政府主导他们进一步加深学习,因为他们常年从事教育工作,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可以通过到我们本土的高等教育院校或者到欧洲德意志地区实现再教育。”
东非为了迅速普及德语,所以对语言教师的选择很有限,基本上以年轻人为主,很多都只接触过非常初级的义务教育或者是黑兴根王室在欧洲建设的低级教育。
所以语言教师的年龄实际上并不算大,而且常年的教学工作,让他们的德语天赋尤其是书写方面很好,同时可以接触更多的学习渠道,所以文化水平并不算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