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莫桑比克南部这样优质的黑土地加上面积广阔的平原,不种粮食就太可惜了,这里可以说比大湖区的土地还要肥沃,雨水温度也刚好适中,处在南回归线附近,不偏不倚。
而马普托在战争中后期就被东非封锁,最后更是完全落入东非手中,所以马普托在原葡萄牙的殖民地城市中保存较为完好。
当然,莫桑比克留下来的葡萄牙人并不算少,但是他们已经被东非政府临时征用,用来临时管理黑人维持莫桑比克的生产活动。
也就是当地的种植园业,防止土地重新抛荒,至于马普托的商业算是彻底完蛋了,短时间内各国商船都会避开这里,而是在新汉堡港,亦或者英国纳塔尔殖民地的德班港停靠。
如果仅仅是政府出问题,那很好解决,但是大量葡萄牙平民离开,直接导致了当地基层系统被摧毁,所以等到东非委派的马普托政府抵达后,马普托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
而莫桑比克就不一样,平均年降水量在750mm到1200mm之间浮动,而且河流众多,河网密布,上游多为高原山地,在下游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在这种情况下,莫桑比克的土地自然十分肥沃。
不过黑兴根省到新汉堡港市之间有铁路连接,所以战后恢复速度很快。
不过随着战争打响,马普托就陷入了停滞状态,战争结束后,由于葡萄牙政府和大量平民退出,整个马普托的管理体系更是直接崩溃。
不要小看莫桑比克南部这块在地图上看起来不大的平原,其面积却达到了33万平方公里,是非洲最大的平原之一,而远东帝国最大的东北平原也才35万平方公里。
而东非对南莫桑比克的定位,显然不是棉花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而是粮食种植业。
当然,依照标准,葡萄牙在南非的殖民地也就只有罗安达,本格拉和马普托这三座勉强可以称做城市。
就比如东非限制发展的黑兴根省和南边疆省,其农业也基本和两地相当,至于工业就更无法比较了。
“根据达累斯萨拉姆市的消息,他们第一批农业拖拉机至少要等到今年年末才能抵达马普托,因为以前他们还没有如此大规模批量生产过这么多台拖拉机,至于北方牧场的牲畜可能要等到八月份送达这里,主要从蒙巴萨港调度,反倒是新汉堡港市可以临时抽调一批帮助我们对莫桑比克南部进行开发。”
当然,受到战争影响,新汉堡港的畜牧业受到了极大破坏,在开战前大量牲畜被转移到了黑兴根省。
在葡萄牙统治下,莫桑比克完全零工业基础,仅有几家船舶修理厂以及因为战争而临时建造的三家兵工厂。
在战前,马普托的商业还是比较繁华的,城内也有大量各国商人经营当地业务,将莫桑比克的资源输出出去。
同时,葡萄牙人带走的还有他们传统商业路线,就比如现在种植园收归东非国有后,原葡萄牙种植园主的商业渠道也随之切断。
这些都需要未来马普托市政府处理,不过依照马普托的地理位置和条件,重新繁荣起来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