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1 / 2)

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

对于东非而言,实际上东非的人口并不算少,在国际社会,东非也是少有人口超过五千万的人口大国。

而造成目前各地人口短缺的根本原因还是人口迁徙是一个大工程,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尤其是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每一个地方的人口不是缺十几万,几十万,而是上百万的缺口。

而这仅仅是最低需求,以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等地的条件,就是容纳上千万人口都是合理的,前世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就是人口过三千万的国家,加起来比现在东非人口都多,所以在当前阶段,东非各地政府,没有人会嫌人口多,反而是多多益善。

牵一发而动全身,几百万的人口迁移对东非来说根本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如果不计成本当然也可以强制完成,但是不太划算,这样会对人口迁出地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就比如新巴登省虽然仅仅支援了奥兰治几千人口,却已经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如果不是中央政府的强制要求,新巴登省政府一个人都不想出。

……

冯德莱恩的话点醒了恩斯特,现在确实不同以往,以前东非要塑造文化认同,但是现在东非的主流文化配置已经相当完善,这个时候再引入非德意志人也就不成问题。

冯德莱恩接着说道:“尤其是奥匈帝国,奥匈帝国经济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国内经济发展并不均衡,除了威尼斯,奥地利和波西米亚(捷克斯洛伐克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经济状况实际上并不算太好,而且生育率也比较高,像匈牙利就是我们吸纳人口的优质对象,毕竟在哈布斯堡统治下,匈牙利等奥匈帝国民族在生活习惯上已经和德意志人没有区别。”

“可是为了国民均衡性,我们现在从哪里引入德意志人呢?现在欧洲德意志地区可不同十几年前,自从德国统一,奥匈帝国也进去经济飞速发展以后,几乎人口不再外流。”恩斯特说道。

不限制不行,毕竟金刚石在工业和珠宝领域的价值都比较高,价格低了对于东非并不是很有利。

东非超过七成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非高原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仅东非高原就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但是东非高原的面积仅相当于全国的十分之一,这就是人口分布不均衡的体现,如果不是对中部省份的开发,比例只会更夸张。

第一镇市。

即便如此,东非的开发依旧拉低了世界金刚石价格,这估计也是英国放弃金伯利利益的主要原因,当然,更深层次则是东非将奥兰治人口拉低,以至于金伯利不能继续维持正常生产,而雇佣东非工人价格不便宜,还要遵循东非法律,这对英国人才是最不能接受的。

中部总共四个省(包括黑森省)的人口是一千多万,勉强达到标准,而且中东部经济上联系比较密切,目前东部人口资源也在向中部倾斜。

从国外引入移民,自然不能直接补充到安哥拉等地,毕竟在那里东非人都是少数,要是直接把海外移民补充到这些地区,恐怕有被鸠占鹊巢的风险。

到时候成了奥匈帝国的翻版就真成为乐子了,所以对后并入地区的人口迁移还是“本土公民优先”,至于他们留下的空缺,正好由海外移民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