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牛仔当然也要养家糊口,但是因为东非的市场规律,所以他们拿着旱涝保收的薪资,并不会因为市场价格波动而受到太大影响。
赶牛人也可以称为东非牛仔,这在东非是一个有编制的职业,主要负责为东非各地输入牛,马两种大型牲畜。
……
毕竟在东非推广耕牛替代黑奴的过程中,劳恩斯可是发挥过不小的作用,他常年走新符腾堡省的线路,所以在当地知名度还是有一点的。
马林根北部四公里处的公路旁的原野上,东非赶牛人和牛群的漫长的队伍蔓延整整一公里,看起来颇为壮观。
“鲍尔斯,前面应该就是马林根镇了,今天我们在镇子外宿营,你们负责到镇子上采购物资,我们和当地政府沟通一下,让他们提供住宿地点。”劳恩斯说道。
仅不到下午三点,牛仔们就抵达了马林根镇,马林根镇在新符腾堡省的南部,是这次路途的必经之地。
只不过大家的目的不同,美国有庞大的牛肉消费市场,同时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对外牛肉输出国,所以牛仔的任务大多是雇主要求下的赚钱职业。
在东非,北方牧场长期维持着支援全国各地牲畜劳动力的重要指标性任务,所以为了将这些大型牲畜送往所需的地方,东非政府组织了专业的队伍负责规模型的押送任务。
劳恩斯点点头道:“是的,我们这次就是要渡过鲁伏马河,然后和当地政府人员交接。”
对于这一点,劳恩斯没有隐瞒:“我们要到北莫桑比克去,这些耕牛都是要送到北莫桑比克帮助当地开荒用的。”
不过对于东非牛仔群体而言,也是乐得其成,至少稳固的职业和薪水不用为家庭开支而担忧,随着东非的开发,这项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容易。
而今最常见的却是修缮整齐的道路,处处开发完毕的农田,以及时不时往来的车辆和偶尔可见的人烟,这放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严格意义来说,不是马拉维湖限制东部发展,而是北莫桑比克地区开发太晚,毕竟就算没有马拉维湖因素存在。
可以说东非牛仔群体也是见证东非发展最深刻的群体之一,毕竟他们常年在东非各地活动,熟知东非的地理环境,所以对东非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最有体验感。
劳恩斯回答道:“是的,听说那里人口比较少,而且现在我们东非牲畜养殖规模已经起来了,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把牛送到北莫桑比克。”
“原来如此!”劳恩斯点点头道。
形成了专业的“牛仔”队伍,他们和美国西部牛仔类似,都是将牛群长途驱赶到目的地。
瓦尔德说道:“那里我也去过一次,不过是前年战争的时候,我们镇组织人手,帮助军队运输物资,我记得要经过一条大河,好像叫鲁伏马河!”
对北莫桑比克,劳恩斯并不熟悉,所以需要当地人带路,不过东非对北莫桑比克的开发也有几年时间,所以人口还是有一些的,不是太大问题。
而之所以选择劳恩斯作为带队人,也是考虑他经验丰富,做牛仔这些年,劳恩斯就没有迷过路,而且北莫桑比克的野生动物还是比较多的,毕竟开发没有多少年,更需要劳恩斯这种经验丰富的老牛仔应对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