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圣教立(1)(2 / 2)

奋斗在初唐 牛凳 1546 字 8个月前

“你说!”

暗夜苦笑道:“不是我为西厂推脱,东华这二十万人,我们西厂还真监控不过来。”

秦英与暗夜的关系不错,替他解释道:“咱们东华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很多地方只有二三十户人家。要达到您想要的效果,光靠西厂这点子人还真是不够。”

暗夜道:“人手还不是最关键的。主要是咱们东华的国民,大多是大唐流放而来的作奸犯科之辈。不客气地说,东华现在是好人少,坏人多,简直是防不胜防。”

郭业冷哼了一声,道:“强词夺理!有谁是天生的罪犯?有道是衣食足而知礼节。他们在家乡穷困潦倒,才不得不做一些违法之事。现在我东华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

暗夜接话道:“莫非就没人犯法了?难道王妃不是贼人害死的?”

“当然不是。我的意思是说……他们虽然在大唐犯了法,但是衣食丰足之后,未必就比一般百姓容易犯法。”

暗夜摇了摇头,道:“您说的也有些道理。不过,只说对了一半……”

“此言怎讲?”

“的确,如您所言,一般的百姓衣食丰足之后,就会不容易犯法。但是……若有人鼓动呢?”

“鼓动?”郭业皱眉道:“怎么鼓动?难道百姓不知道谁对自己好?就算有人真的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他能蒙骗人一时,还能蒙骗人一世?能蒙骗少数几个人,还能蒙骗一群人?”

“怎么不能?”暗夜针锋相对,道:“比如说……邪教!”

“邪……邪教?”郭业顿时语塞了。

后世中国百姓的生活,可比现在的东华人强得多。尽管如此,圈圈功还不是掀起了偌大的风浪?

若说东华百姓在邪教的挑唆下,干出什么蠢事来,那还真不奇怪。

他问道:“真有邪教?”

“是的。事实上,经微臣调查,这次王妃遇害,就是一个邪教所为。教主一呼百应,教众莫有不从,根本就不知律法为何物,结果闯下了滔天大祸。”

“他们想谋反?”

“那倒也不是。根据微臣的审讯,这个教主最初只是为了求财。不过后来他发现了王妃的真实身份,就不得不杀人灭口了。”

郭业牙关紧咬,道;“那个邪教到底是什么教派?我要把这它连根拔起!”

“天衣教。”

“天衣教?没听说过。”

暗夜道:“不光您没听说过,微臣之前也没听说过,它在大唐也不过是一个根本不成气候的小教派。”

郭业听了这话,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道:“一个小教派就能给咱们造成这么大的损失,这要是多来几个……”

秦英接话道:“要是在大唐,一般的邪教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咱们东华的唐人太少,信过邪教的人又太多。这就成了一大隐患。”

暗夜道:“微臣也正在为此事忧心。您知道,大唐运来的这些罪犯裏面,有不少人信过邪教。但信教这种事,他自己不说,谁知道?我们西厂也很难查清。不出事便罢,恐怕一出就是大事。”

听到这裏,郭业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自己之所以感到此次损失巨大,除了因为李凝香的身份特殊之外,关键是死的人太多了一点!

三十六人!

再加上将要处死的罪犯,因为这个案子而死的总人数恐怕就要上百了!

要是在大唐,这个数字还不会让自己有多大触动。不过,这裏是美洲!

美洲的唐人太少了,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一百人对新生的东华国十分重要。

再多几回这样的事,新生的东华国还真受不了。

那么……邪教这个隐患能消除吗?

恐怕很难。正如暗夜所言,人家信不信教,只要自己不说,就没人知道,防不胜防。

更可怕的是,被大唐流放过来的犯人裏面,信过邪教的比例太高,加大了西厂清剿邪教的难度。

另外,还有一点秦英和暗夜都没想到,那就是现如今东华百姓的吃喝不愁。温饱之余,人们精神层面上的需要就更加强烈了,给了邪教的可乘之机。

三个原因结合在一起,邪教的问题,就成了东华要解决的燃眉之急。

想到这裏,郭业叹了口气,道:“王妃已死,现在再追究谁的责任已经无济于事。不过,亡羊补牢,犹未迟也。咱们还是商量商量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

暗夜道:“您是想问如何对付邪教?”

“是的。暗夜,你跟他们接触较多,不知有什么好办法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