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改变的物种,亲爹亲妈都改变不了,外人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才有那么一句话,不撞南墙不回头。
现在就上去劝汪涛,让他对员工好一点,提前规划好股权架构,给技术骨干配置期权计划,别搞什么飞控和直升机了,转型消费级的多旋翼航拍无人机才是正道等等,这家伙准会以为马凉是想夺权呢。
只有等到汪涛吃了亏、碰了壁,那时候才有可能劝说得动,现在上去说只会让其反感,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毕竟前世大江公司内部不是没有人提出转型做多旋翼航拍无人机,可汪涛还是一意孤行给拒了。
最早提出建议的卢至辉,离开大江公司后,扭头就去了当时正得意的航模企业艾特航空,并为其从0到1组建了无人机研发团队,做出了国内第一个电力巡检无人机项目。
卢至辉后来又离职转去了一电科技,没多久又做出了第一款消费级的多旋翼航拍无人机。
如果不是一电科技的老板脑残,非要死磕军工级无人机,拒绝了卢志辉生产消费级无人机的建议,根本就轮不到大江来捡便宜。
要知道卢至辉在一电科技做出多旋翼航拍无人机时,才2009年。
而汪涛是在2011年才开始决定转做多旋翼航拍无人机的。
如果真被一电科技抢先,或许后来就没大江什么事儿了。别的不敢说,至少不可能那么顺风顺水。
可现在别说是马凉了,就连李泽湘这个老师说话都不好使。
且等着看吧,到不了年底,汪涛就会把这次融资的钱造的一干二净。
届时就会像前世一样,迎来大江公司最大的危机。
四十万很多吗?
在2006年来说确实多,在鹏城都够买个小户型了。
可四十万用来创业,尤其是硬件科技领域的创业,那就远远不够看了。
房租、员工工资、实验耗材等等花销,四十万可能连点水花都砸不出来。
现在是2006年,又不是十几二十年前,万元户都是土豪的年代。
也就是汪涛现在是个创业小白,才敢只带着二十万跑来鹏城创业,岂不知像他这样不靠谱地干,两百万都够呛。
前世也是在李泽湘帮忙介入后,又是帮忙融资,又是帮忙拉人才,大江公司这才迎来了转机。
否则光靠此时什么都不懂的汪涛,很难成事。
至于四十万会被这家伙亏完,马凉是一点儿也不慌,反正其中一半的钱是李泽湘李大教授出的。
而他就好比是钓鱼人,这二十万只是下个饵料而已。
饵料被鱼儿吃了,说明鱼已经上钩,钓鱼人怎么会心疼呢,只会更加高兴才是。
只要先拿下这5%的股份,他就和汪涛站在了同一条船上。等大江公司遇到大危机了,这家伙肯定会优先来找自己帮忙。
到那会儿,就是马凉真正介入的时机。
不仅可以入手更多大江公司的股份,而且价格还能继续压低。
想必那时的汪涛肯定没有了现在的桀骜不驯,准会变得听话无比。
那会儿再劝他提前转型多旋翼无人机,估计就没那么难了。
所以对马凉来说,目前就只要当好钓鱼人这个角色就行。反正移动互联网来临还要几年,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毕竟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才带动了各种智能硬件行业的腾飞。
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即使有人想做多旋翼航拍无人机,也不可能取得特别大的市场突破。
凭借大江的技术储备,想追赶随时都来得及。
见到汪涛终于吃下了他下的饵料,马凉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于是激动地说道:“汪总,李教授,我在鹏城待不了多久,东海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处理。
不如明天咱们就把投资协议签了,我会第一时间安排财务把二十万投资款打到大江公司的账户上的,你们觉得意下如何?”
“好的,我这边没有问题。
不管怎么说,我都要替汪涛这个学生谢谢马总的看重了。”李泽湘毕竟年岁摆在那儿,人情世故自然要老练得多。
马凉忙客套地回了一句:“李教授太见外了,我这就是正常商业行为,大家都是各取所需。”
“马总痛快,我汪涛这次真的服了。”一场饭局下来,汪涛对马凉大为改观。
他总感觉在这位年轻几岁的投资人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不过心里还是隐隐和马凉较着劲,想尽快把产品研发出来,早日带着大江公司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