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圈层(1 / 2)

风起2005 贪杯的饺子 1536 字 2个月前

第367章 圈层

自己算渣男吗?

必须算啊,这一点马凉从不否认。

但如果要和眼前这位在渣男史上都留名的人物比起来,他那点儿东东压根就不够看。

王,薯仔网创始人,1996年加入美国休斯卫星公司,一边工作一边读取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的硕士学位。

1999年被总部派回到休斯卫星公司在BJ的分公司,负责亚太市场的新产品推出。

又于2001年,辞去休斯卫星公司的职位,正式加入贝塔斯曼集团,同时担任集团企业发展总监兼贝塔斯曼在线大中华区执行总裁。

工作期间,王还获得了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MBA学位。

虽是家境一般,但凭着出国留学后的打拼,他也算是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2005年,王再次辞去了炙手可热的金领职位,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业,带领团队推出薯仔网在线视频平台。

平台标志是一个橙色图标,带有面具作为图腾。

在薯仔网创建时,YouTube也才上线没几天,可以说王确实走在了全球创投圈的最前沿。

凭借着之前在外企当高管打下的人脉基础,薯仔网前两轮融资十分顺利。

2005年12月,薯仔网获IDG给出50万美元第一轮风投。

2006年5月,薯仔网获得850万美元第二轮风投,投资方包括IDG、纪源资本、集富亚洲(JAFCO Asia)。

而主导这两轮投资的,就是眼前的几位巨佬。

章苏阳、黄姵华、黎永劲,这几位大咖的经历一个比一个牛批,甚至带着一丝传奇性。

风投女王徐欣就更不用说了,在创投圈都被吹爆了。

就连所谓普通出身的王,一个在九十年代就能被父母送出国留学的天派创业者,其家境也胜过了99%的国人。

从薯仔网的融资上,就能看出什么叫做特么的圈层。

俗话说得好,狮子不和狗玩!

不是一个圈子的人,根本就玩不到一块儿去。

你身家50万,那你也只能和差不多身家的人玩儿。你手头掌控着几个亿,那你身边的圈子自然也不一般。

今晚的饭局,可能也就马凉和林枫筠是纯草根。

至于柴大官人,虽然发迹很早,但一直都是做传统生意,和人家资本圈比起来也差着点意思。

真要是不在乎,他柴老板又何必玩什么私募呢,还不是挤破了头想往更高的圈层挤么。

话说回来,这也足以看出柴进的敏感度和精明之处。

风起的年代,他们这些土老板们再不努力的话,很快就会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资本时代的来临,华夏大地的顶级圈层也会重新洗牌。

像徐欣、章苏阳、黄姵华这样的资本玩家,才是接下来十几年的弄潮儿。

江山代有才人出,创投圈、资本圈的一些精英们,凭借着深厚的底蕴,很快就把柴进这些纯靠吃改革开放红利暴富起来的土老板们甩在身后。

尤其像徐欣、黄姵华、黎永劲、张磊、沈南朋这些顶级精英,凭借着圈层优势,此后就更是顺风顺水。

随便一个举动,就决定了华夏某个行业的兴衰。

圈层的优势,就像滚雪球一样,其影响和效用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大。

就好比同样是玩私募,人家徐欣募资起来可比柴进容易多了。

创业也一样,看看薯仔网创业,分分钟就融了近千万美金,就这还算是少的呢。

再看黎永劲,刚给PPG衬衫投了5000万美金。

PPG的创始团队堪称豪华,CEO李亮、CFO王彦丰、CMO赵奕松,都是清一色的海归,个个都是精英圈层的天派创业者。

就连黎永劲本人,也很快被忽悠去PPG担任COO的职位。

原本应该是个很完美的PY交易,屈尊去创业企业任职,一边拿高薪,一边混些股份,试图和阿里巴巴的蔡会计一样,风生水起。

没成想黎永劲打错了算盘,让自己深陷泥潭,从此一蹶不振。

创始人李亮不仅各种财务造假,而且还不肯放权,导致PPG业绩不佳,还各种负面新闻频出。

黎永劲斗又斗不过李亮,只能眼睁睁地看PPG衬衫项目陨落。

最后不仅被集富亚洲(JAFCO Asia)的董事会问责,还退出了资本圈,再不是高高在上的投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