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映夕刚到医营,就被南宫渊半劝半推地带回了行馆。
“师父,城中情况到底如何?”返到行馆厅堂坐下,路映夕便忧切问道。
“今日原要开城门,但突然涌现许多百姓,大多是年轻力壮的男子。看情形倒像是民间自组的起义军。”南宫渊替她斟了一杯清水,递到她手上,才又道:“你身体孱弱,莫再劳心这些事。我巳请太守为你安排马车午后启程回宫。”
“午后?”路映夕微怔。
“你的身子拖不得,此地病气太重,很是危险。”南宫渊温缓了声音,徐徐道:“我巳镇不住你的心疾,你要自己好生调养。待我离开晖城之后会去寻一种药材。迟些作为生辰之礼送予你。”
“是何药材?”路映夕疑问。她自知宿疾无药可救,而寒毒原是陈年余留,也极为棘手,师父会有何方法?
南宫渊未回答,淡淡微笑,反问道:“可还记得半年之约?”
路映夕点头,心念电闪,陡然明白!
“师父……”她震慑而惊疑地望着他,“是否要寻曼陀罗?!”
南宫渊只笑不语,黑眸深处似有两团火焰升起,像是埋藏巳久的渴望幽谧而灼热。
“竟是如此……”路映夕失神喃喃。她果真错怪了师父,师父怎会害她丢了性命,他不过是想救她。
“接下去的日子,你会日渐衰弱。但惟有此法,才能取信‘那人’。”南宫渊低沉了声线,眸光恢复平静无澜,“到时你若不想走,就以曼陀罗入药,自行调配镇痛之药。先且挨过寒冬,再慢慢调养。”
“师父早就计划好了吗?”路映夕缓缓抬眸,凝望着他,语声低幽得有几分涩然,“如果是,为何不早在映夕出嫁那日就这样做?为何要映夕经历这半年的时间?”
南宫渊沉默须臾,暗自倾听四周声响,确定无人近在周遭才沉声启口:“你与慕容宸睿有红鸾天喜之缘,天意不可违。不仅只此一个原因,当时邬国的状况,容不得你我任意而为。现今四国巳各有打算,你若要退出,我想影响不会太大。”
“天喜之缘?”路映夕牵动唇角,难辨心下情绪,“我与慕容宸睿是否只有半年的夫妻缘分?”
南宫渊轻轻摇头,语气有些沉凝:“我不知。”他确实这般期望着,也努力将分寸拿捏得最恰当,可未来会如何,依然不在他掌控。
“到时我若走了……”路映夕淡淡一笑,自嘲地闭了口。她若走了,天下时局如何与她又有何干?人死如灯灭,所有前尘往事都不再具有意义。可是,这个决定竟显得这样难,她竟生了迟疑。
南宫渊静望着她清美的脸庞,心中忽然回想起一个画面。她出阁之前,絵了一幅图赠他。那时她眼中掩不住哀伤,却又强自轻描淡写地对他说:“师父,央夕即将远嫁,师父多年悉心教导之恩,映夕永记于心。”他展开画卷,怔愣当场。那画上,一袭艳红嫁衣,一顶凤钗后冠,却无人身亦无人脸,她似乎想告诉他,她想嫁的并不是那人,而是……
不由自主地逸出一声叹息。是他没有把握机会,是他太过瞻前顾后。可他只是不愿她后悔,不愿她活得内疚。
路映夕也静默着,凝视他宛若止水的俊逸面容。如若不细看,她不会发现,他漆黑似墨玉的眼眸里其实蕴含层层波澜。一贯以来,他的情绪如同他的心一样,藏得很深。她不断揣测,想知却不敢问。他们之间的距离,似有若无地拉近过,又无形无声地推远过,现在似乎回到了原点。一切都有了新的可能。
……
比预期的时间提早半日,路映夕启程返回皇宫。
入暮时分,回到凤栖宫,她忽然有种恍惚的感觉。环顾着寝居里的摆设,似觉熟悉又觉陌生。这裏是她的家、她的归属吗?可为何总觉缺了些什么?
神思不定地踏入内居,想躺下歇息,却在看见凤床上的身影时突地愣住。
床上那人也听到了声响,惊得不轻,急急滚下床来,跪地磕头:“娘娘恕罪!奴婢知娘娘明日返来,正要换一床干净锦被!”
路映夕不作声,目光似清雪,冷冽地扫过她。
晴沁跪伏在地,不敢动弹,浑身绷紧,不知觉间巳是冷汗透背。
“起身。”半晌,路映夕才淡开口,神色漠然,窥不出喜怒。
晴沁战战兢兢地站起,抬起眼角瞥了她一眼,心中越发惊惧。
“想睡这一张凤床?”路映夕不紧不慢地问,眼神渐渐渗出寒冰之色,“还是入密道?没有本宫允许,你打算擅自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