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旁支,改换家谱,如此那新任的女儿就是正经的李家姑娘,再这样嫁去大长公主府,无论如何都能消弭大长公主的怨气。
是个厉害的法子。
李侍郎有这精明的脑袋,又何至于一开始儿子出事束手无策?
还是说这件事情背后有人点拨?
而此时的礼部侍郎府,则是李夫人正筛选着名簿,一边翻看一边挑挑拣拣,“李娆欣,年方十三,面貌中等,鼻尖略有痣,”那名簿很是精心准备的,甚至于每一个人物介绍之后都有一面是人像,李夫人仔细一看,立刻摇头,“不妥,长得太过平凡,配不上那康公子。”
再翻一页,“李婵月,年方十四,方脸发稀疏,”待看到那画中人时,李夫人面色厌弃的瘪了瘪嘴,“这个还不如上一个呢,我是要一个继女嫁人,不是当尼姑,这上面寥寥几笔的发丝儿,可见这姑娘发量是多么的令人堪忧!”
如此,又是几页过去,李夫人越看越脾气暴躁,李家远亲这些女儿都是怎么回事,就没有一个长得可心的吗?
嫁到安宁大长公主府,那就是未来的康家主母,如此的泼天富贵,怎得就没有一个般配的,要么长相不行,要么太过肥硕,自己又不需要那女子去耕田犁地,只要温温柔柔的服侍人,立得住样子就行。
哀叹一声的李夫人再次一番,这最后一页上用朱红笔画了一个圈,她还不大明白这意思,只在看到那女子的画像时,眼中闪过满意的光彩。
“就是她了,来人!”李夫人招人进来,开始按照名簿上面的地址安排人,“不过,先不急于一时,这眼下春闱将近,还是先去信一封,探探那边的意思。”
说罢,身边伺候的便端过来笔墨纸砚,请着夫人写下一封手书。
虽然嘴上说的是打商量,可下人瞧得清楚,夫人的意思是不成功,便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