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林氏说:“范恩华这个孩子倒是心眼儿多,看着不声不响的,倒是对什么事都挺上心的。等你们搬进庄园后,我就代表他,帮他去赵家提亲。赵红红他爹是个老实人,应该不会提什么过分的要求。”
季巧巧说:“娘,什么叫我们搬进庄园啊?之前可是说好了的,到时候你要一起住进去的!要是你不搬,那我也不走了,就住这儿。”
“你这个孩子,又胡说!到时候都成亲了,还能住在娘家吗?”季林氏说:“我主要是担心你姐姐的事情,不是说很快就能赎身回来了吗?她到时候跟着你一起住进庄园,肯定不像话啊,还怎么说亲呢?”
季巧巧说:“张大哥不是还没有说亲吗?他人机灵,也不像范大哥那么受欢迎,我觉得挺好的。”
“那也得你姐姐看得上才行啊!”季林氏说:“你问了英朗没有?之前送去京城的信,怎么到现在都没有消息啊?”
季巧巧说:“我前天才问的,确实一直没有回信。不过我想过了,英朗的义父是大官儿,大官儿肯定都很忙,晚一点回信也是正常的,我们再放点耐心去等吧。”
日子过得很快,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不少人也早早换上了春装,村里的年轻姑娘们更是打扮了起来,露出纤细的身段儿来。
季巧巧的肚子完全遮不住了,每天早上去城里摆摊子的时候,季林氏都会很担心,生怕她磕着碰着。
可她自己倒是一派从容,而且行动间也很敏捷,不见一点臃肿累赘之相。
季巧巧之前新置办的衣裳都做的比较大,颜色也都是素净之色。
季林氏问她为什么不做几件鲜亮的衣裳,她说:“我梳着姑娘头,肚子却这么大,陌生人见一次要问一次,烦都烦死了。现在穿宽敞一点的素净衣裳,乍一看不怎么明显,问的人也会少一点。”
季林氏说:“这倒有些道理。对了,很快就要插秧了,我还没问你,是打算插秧过后开店,还是插秧前就开店?”
季巧巧想了很久,道:“还是插秧前开店吧,我们插秧的时候不做买卖,就怕这些老顾客会走丢了。”
店铺那边已经全都弄好了,小小一间店,收拾的整整齐齐、利利落落,一看就很舒服。
墙壁上挂着贺英朗书写的小牌子,标注好了荤、素串串的价格。
比之前摆摊的时候略有提高,但是相应的,每吃十串就会送上一串。
除了麻辣烫之外,店里还卖甜汤,有绿豆汤、红枣汤和银耳莲子汤。
绿豆汤和红枣汤是一文钱一碗,银耳莲子汤则要两文钱,价钱不贵,喝了却很滋润,也能解辣,到时候想必会卖的很好。
因为现在已经不完全是小吃了,所以店里还增加了主食,白米饭一文钱一碗,看食客需要吃多少。
至于为什么不卖糙米饭,是因为季巧巧说了,能来吃得起麻辣烫的食客,肯定都是吃精白米的人群。
季林氏原本还打算卖烙饼或馒头的,不过季巧巧说了,隔几间店就是一间卖包子馒头的,到时候生意不一定做得起来。
如果食客们想吃,就自己出门走几步,去隔壁买,也不会伤了和气。
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米老头也为他们雇了两个人,一个是四十几岁的婶子,人唤蔡嫂,还有一个是二十几岁的伙计,叫董立。
董立虽说是伙计,不过他之前在酒楼后厨打过下手,基本的菜肴都会做,到时候就专门负责煮麻辣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