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白远濯伴驾进宫,沈听澜是先行回府的。

只是她回府这一路上,并不太安生。

白家车驾虽不奢华惹眼,却也不算太低调。至少,车身在阳光下若隐若现的白字,但凡是个认字的人都能看出来。

鹊桥街四道并开,是京城内规模最大的街道之一,莫说只白家一辆马车通行,就是三辆白家马车一并通行,也是绰绰有余。

可如今,白家的马车却被阻塞在了鹊桥街上。

沈思思探出头去看了情况,回禀:“小姐,外面跪着些难民,……”她言而又止。

就是沈思思不说,沈听澜也知道让她欲言又止的是什么。

外头的难民叫着白远濯的官号,哭着求着要他慷慨解囊,帮扶难民一把,难民们愿意下辈子做牛做马,衔草结环相报。

“难民数不计数,恐怕是有备而来。”沈思思道,外头难民都快将整条鹊桥街挤满了,不然,白家的车马也不会被拦下。

京城街巷连角,纵横交错,回白府的路粗略算下来都有六七条,那么多的难民一起集结在鹊桥街,喊着白远濯的官号求助,要说其中没鬼,沈思思都不信。

“他们动作倒是挺快。”沈听澜低声自言自语了一句。

“小姐,现在要怎么办?”沈思思颇为苦恼的望了一眼外面。

当真是人头攒动,声势浩大。

攒动得沈思思心都揪了起来,浩大得沈思思耳朵都发疼。

“难民所求,是一条生路。”不管难民是谁叫来的,这个群体本身就是可怜的存在。沈听澜叹了一口气。

沈思思马上道:“小姐,那么多难民,我们可救济不来!”

“我们是救不来,也不能救。”沈听澜闭了闭眼睛,又缓缓睁开。

她问:“这些难民是因何涌入京城的?”

“是水患,沁河水患,淹了沿岸所有的村庄。”沈思思说起此事,有些哽咽苦涩。

沁河是大楚境内最大的河流,每年春汛河水暴涨都会没过大堤,今年患灾更甚,出现了几十年都难得一见的水患,害得无数人流离失所。

难民们不受欢迎,一路被赶着北上南下。

现在在京城里的难民,是皇后开恩放进京城里来的,基数大来源杂,偏生国库无银,专事难民管制的官员觉得这是一桩苦差事,只供给难民一天一顿白米粥。

且那白米粥稀得能看清碗底。

坊间传言,每日都有十余个难民死于饥饿。

沈听澜沉默不言。

要想救助难民,就必须要出钱,可她刚在楚君面前哭穷,若是此时拿出大笔的银钱来,那就是欺君罔上,弄不好整个白家都要被她拖累。

可若是不救,外面那群走投无路的难民又怎么肯放过她们?

人一旦绝望起来,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夫人,属下已经派人去请爷和守卫军了,请夫人稍加等候。”白曲的话,犹如一颗定心丸,让沈思思觉得自己的呼吸都顺畅了不少。

可沈听澜脸上的神情并不轻松。

有句话叫做远水解不了近火,难民拦路一事是别人有心为难,既是有心,又怎会轻易就放任救援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