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最好的时机】(2 / 2)

林志超说道:“预计就是明年的事情,我打算联合海陆联运投第一个货柜码头。而且,货柜箱运输改造好之后,也可以暂时租给别人,或者自己开辟航线。”

冯永发知道,老板一向看好货柜箱运输。港府在1965年也组织部门进行了调查前景报告,只是还没有招标计划。

“老板准备将华星航运作为货柜箱运输的企业?”

林志超说道:“不错,华星航运以后就专门发展货柜箱运输,更重要的是,时机成熟我打算将它上市,进行融资发展!”

先用六艘二手货柜船搭建台子,再在1970~1971年将它上市,集资上亿港币,去订购货柜船。这样一来,就可以用少量的资金去发展航运公司,等到八十年代时再进行私有化。

货柜箱真正发展起来,得八九十年代了,就跟油船一样,也是逐步增加商船占比。

“好,我明白了,会尽快将华星资产重整方案拿出来。”

“嗯”

这样一来,环球集团有三家上市公司,包括筹备上市的华星航运。亚洲航运是油船、华星航运是货柜船,而隆丰国际则是林志超的一枚棋子,以后收购九龙仓时用得着。

独资不上市的企业是环球航运、合资不上市的企业是寰宇航运

组织架构清晰明了,当然孙公司就太多了,毕竟每一艘船都是一家公司,但实际上只是单独做个财务报表而已,其它都是一家公司管理。

11月19日,周末。

吃早饭的时候,许彩英高兴的说道:“今天无线电视台启播,香江终于有彩色节目了!”

她在海外时,看英语节目完全没有问题,对于彩色的电视还是跟热衷;香江的丽的电视台都拨了十年的黑白节目,确实够腻了。

实际上,无线电视台在1965年招标时,利孝和也邀请他入股,不过林志超拒绝了,也没有单独去投标。而无线电视台的大股东是三家洋行——汇丰、和记、时代生活国际公司,大概都拥有200多万股;至于私人股东利孝和、利荣森、利荣达、邵六叔等,都只有几十万股,只有别人的零头。

林志超若是加盟,也只有几十万股,利孝和不过是看中他的‘爵士’身份和影响力。完全没有必要,林志超打算八十年代初收购丽的电视台,何必要去参一手呢!

对于林志超来说,如果传媒只能在香江发展,他宁可不做。所以林志超八十年代进入电视业,自然是盯着全球市场来的,主要就是节目版权、卫星电视等,甚至是提高香江的影响力。

所以太早做,也完全没有必要!

林志超说道:“上午九点,TVB用微波科技为全港观众直播奥门格兰披治大赛(赛车),这是香江首次现场直播电视节目,等会大家可以看看。”

最近他也听到宣传,上午九点是直播奥门的赛车比赛。但实际上晚八点,TVB才有第一个彩色节目——欧美剧集【鼠纵队】播出,放完之后是由香江电台制作,反映市民生活的情景喜剧【太平山下】;第二天,便有沈殿霞、梁锦波主持的综艺节目《欢乐今宵》。

大概就这样,此时的电视台并不是24小时播送。哪怕是前世的林志超也知道,小时候电视台过了十二点,都是一个圆的花花绿绿的马赛克。

“好耶,有赛车可以看!”儿女们纷纷高兴的说道。

“吃饭吃饭”

一家人很是温馨!

这个时候的林志超突然感觉到,进军传媒产业的重要性,丰富市民的生活,很是有成就感。

吃完饭,林志超躲进了书房,脑海里思考着事情。

他的事业突然要增加了很多,让他有些‘不放心’感觉,但又不能不做,或者晚点等儿子来做;这是因为,林志超做某一件事,都是找准最好的时机切入,错过机会就是落后。

环球集团、长江实业集团、长江工业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东方传媒、优衣库服装公司,这就相当于林志超有六家集团公司。

前三个依旧是最重要的,但香格里拉酒店、东方传媒已经开始发展,也需要他一些精力;至于优衣库服装公司,这些年发展下来,已经处于稳定发展,但也需要开始突破。

“咚咚.老公,在想什么?”唐彩芸走进来,关心的问道。

这个男人几乎很少将工作带回家,有时候宁愿加班,也会回家工作。今天周末,居然躲到书房,有些异常。

林志超示意唐彩芸坐下,随后他说道:“你觉得让瑞寰大学毕业后就回港,加入长江实业集团如何?”

以前他嫌弃大儿子毕业时也才二十岁,现在他却迫不及待身边有至亲加入公司,虽然林瑞寰加入公司也是从低层管理做起走,甚至可能是普通职员。

唐彩芸见林志超的样子,立即明白一些事情,便说道:“很好啊!瑞寰心智早熟,他告诉我也没有打算读硕士,打算在国外工作两年。”她感觉老公有些累,心中很是心痛。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正好后年毕业后,去新加坡加入乌节路的购物中心项目。”

唐彩芸问道:“这个项目什么时候开始?”

林志超说道:“李律师已经找过我了,说希望可以动工一个购物中心。我打算明年上半年理想,预计1971年开业。”

其实,今年中就可以立项,但被林志超一直拖着。

唐彩芸说道:“老公,要不给我也安排实职吧,反正我锻炼那么多年,再加上孩子们也大了。”

她看出林志超的状态,毕竟三家集团公司后,又有香格里拉酒店、优衣库。

特别是香格里拉酒店,老公非常重视,花费不少精力。

林志超说道:“实职倒也不需要,你在公司我就已经很放心了!担任具体工作职位,我反而觉得不放心。”

就是个镇司之宝,关键时刻才有大用,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关键时刻,但不能没有。

唐彩芸这才点点头!

“走,我们去陪孩子们看电视!”

林志超起身,心情恢复以前的轻松和霸气。

事业再多又如何,首先他的大脑异常发达,每天工作八九小时,比其他老板的效率高出一倍;其次,发展事业不能仅靠自己,更多是要利用人才为我所用;最后,还是初级阶段,自己多操心几年,以后就稳定后,就轻松一些。

借用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话——“当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最前面,身先士卒,发号施令;当员工增至 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员工达到1万人时,我只有站在员工的后面,心存感激即可;如果员工增到5万到10万时,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

松下幸之助形象地描绘企业主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应扮演的角色,事业规模小,可以事事亲力为之;事业规模中等,更多的要依赖助手;事业规模庞大,还必须靠一种精神力量来统治。

松下幸之助把他事业的成功,归结为人才观的成功,他有一句深得世界企业界推崇的话:“造物之前先造人才。”

林志超正是如此的人,他对人才观的做法有两个特点——第一,他喜欢学习的人,或者学历高的人;第二,他喜欢用老臣,从一开始就培养得力助手。

第一点,他并不是只看学历的人,但必须是爱学习的人,所以这些年被他送到海外去进修的人,差不多又上百人。很多人更是一去就是三四年时间,林志超愿意出钱,而且也愿意等待他归来,随即被重用。

第二点,他的手下离职的比例极其微小,很多都是跟了他快20年的老臣,深得他的信任;但这样并不表明,新进来的人才没有上升的渠道,因为他的事业都在上升,所以晋升渠道非常宽敞。

林志超不排除从外面挖高管,但老臣占比一定是较大的,外面进来的高管更多的是一种‘补充’,不让管理层太过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