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温家(1 / 2)

膏粱锦绣 晚歌清雅 1151 字 2023-01-05

黛瑶抵达温家,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了。由于珍妃提前派了人传讯回家,所以黛瑶一下马车便有婆子接应。一路有人领着,到正堂拜见了温世铭和李氏夫人,两位兄长却是没有见到。

大哥温岱瑄在吏部任主事,年关将近,又值一年官吏功绩考核的重要时刻,近来都在加班加点地整理材料,往往要深夜方能回家。二哥温岱珩则是因为在国子监学满三年,并在国子监祭酒大人的建议下,报了今年的殿试,所以为了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时间学习,今年申报了“宿生”,寄宿在学里,一个月才回家一两趟。

温家的女儿都是送回杭州教导的,京城的宅子里并没有专门给小姐们准备的闺房,但是给未来要进京来求学的少爷们准备的院子倒是不少。不过由于后面两个少爷年纪还小,进京求学还有几年,所以院子只是备着,里面东西并没有添置。李夫人便将温岱瑄成亲前住的院子收拾出来,让黛瑶暂时先住进去,有缺的东西再一一添置。

表面上看起来,黛瑶是个失败的棋子,派不上用场,所以被送出宫来。但黛瑶的情况比较特殊的,珍妃担心她回家万一受到家里的冷遇,将她给得罪了,而她将来又真和太子扯上什么关系的话,那就糟糕了。所以她派人回来传讯的时候,也给了母亲一封信。但是信上并没有点明太子这回事,因为她其实并不想黛瑶与太子能够成事,所以只是说黛瑶是个有才华的,注定不凡,让母亲好好看待,来年她另有重用。

于是,黛瑶在温家的日子无比舒适,待遇比在天阁府时还要好上几倍。她带来的秦桑和碧丝都是按一等丫环给的份例,另外还让黛瑶自己再挑两个大丫环留用。黛瑶身边有秦桑她们两个已然够用,也想随意一点,不必这么劳师动众。但在温家这样的名门望族,你说随意,别人就觉得你不讲究,没品味,没有世家千金小姐的样子。而且一般让你挑人什么的,往往是要看你的手段如何。太随意,或者简单地做决定,说不定反而教人看轻了去。

丁妈妈奉李氏夫人之命带过来让黛瑶挑选的,都是府里资格比较老的二等丫环,约摸有十来个,各房各院的都有。年岁都在十五六岁上下,模样周正,衣着光鲜,光瞧着,也瞧不出什么特别的名堂来。黛瑶想了想,让秦桑取了一沓纸,碧丝在一旁磨墨,让她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过来,在纸上写下自己最擅长的手艺,只限一项,多写当弃权处置。

温家是诗书门第,家中的丫环们基本上也都识字。大家排着队,有条不紊地过来写自己的特长,以刺绣和烹饪居多。但同一种手艺,各个写出来,却是大相庭径。比如烹饪,有人写烧饭,有人写做菜,还有人写做点心,更有通俗易懂的,做吃的。

她们写的时候,黛瑶便坐在旁边看着,看她们的模样,也看她们写字时的神态。这会儿上前来一个穿着苹果绿衣裳的小姑娘,十四五岁的年纪,圆圆的苹果脸,微显丰腴的体态在一干身量窈窕的丫环中显得很是“出挑”。她上前来向黛瑶行过一礼,小巧的嘴角抿出两个小酒窝,看起来有些紧张。

黛瑶猜测这小姑娘最擅长的估计是做吃的,便留意看着她写着什么。只见她趴在桌子上,一笔一划地写了“全素”两个字,然后似乎就开始犯愁了,提着笔对着纸比划来比划去,不知道想写着什么。因为她耽搁得久了,丁妈妈从旁催促了一声,她也犯了急,匆匆写了个“日”字,但下面她还是不会写,不由直了身一脸哭相地向站在桌旁的秦桑发问:“……请问,宴席的宴字怎么写啊?”

她这一句,屋里的其他人都忍不住笑了,温家以诗书传家,居然还有个目不识丁的。小姑娘的脸也顿时涨得通红,看看秦桑,又看看黛瑶,双目泫然欲泣。这小姑娘娇憨的模样,让黛瑶想起了留在天阁府的绿枝,于是出言解围道:“你所谓的全素宴,是不是一整个席面,有鱼有肉,但实际上都是用素菜做的?”

“嗯嗯!”小姑娘忙不迭地点头。

“那可是大本事,你真的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