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办公室内交谈了足足一个小时,估摸着火候差不多的汉森中校,才勉为其难的表示,看在上校的高尚品格上,他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汉森中校的义举让杰克逊上校深为感动,杰克逊上校向汉森中校保证道,他绝不会忘记中校这个恩惠的。
汉森中校安排副官约翰接收了潘恩上尉的美元后,送走了兴高采烈的杰克逊上校。
当汉森中校走进一直等着自己的会议室内的时候,发现原本每次都吵吵嚷嚷的俘虏中队长们,今天却显得异常的安静。接下去的会议中,有不少人都心不在焉的,全没了以往争论和推卸劳役的劲头。
这次的会议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开完了,安排好了下周俘虏营各中队的劳役。会议一结束,这些人就马上走出了会议室,往俘虏营赶回去。
汉森中校看着空无一人的会议室,脸上挂起了一个嘲讽的笑容,他的脑海中闪过了王太子曾经告诉他的一句名言,“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句东方的名言,在西方人身上同样有效,果然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心都是一样的。
汉森中校第一次听王太子讲述这个计划的时候,觉得完全是天方夜谭。即便是他这个不怎么虔诚的基督徒都知道,操纵人心这种事就算是撒旦也未必能完全做到。
更何况王太子这个计划,要玩弄的是整个美国数百万的人心。要想让杰克逊上校获得崇高的声望,但是又不能让上校成为美国人民团结的旗帜,这样的事真的可能实现吗。
不过随着计划的开始,汉森中校不知不觉中发现,也许可能这个荒诞的计划,还真有这么一丝实现的可能性。
杰克逊上校的声望,现在不但在田纳西州,甚至在肯塔基等几个西部州都开始流传起来了。而在山脉东面的美国地区,也开始听到了杰克逊上校的传闻。
但是与此同时,美国陆军的正式军官们、田纳西州的政客们,还有加上今天这些美国东部地区的士兵俘虏们,却开始对杰克逊上校有了成见了。
3-5天之后,田纳西民团的数百俘虏被释放了。但是怪异的是,俘虏营中没有一个俘虏愿意出来送别他们的。因为汉森中校告诉他们,由于田纳西民团俘虏的突然离开,所以本周田纳西民团俘虏未完成的工作,必须由他们来完成,同时他们自己本周的工作也不得减少。
有不少美军的俘虏表示对汉森中校的决定不服,中校很快就把这些俘虏丢去了,条件更为恶劣的煤矿挖矿去了。汉森中校这种残暴的手段,顿时压服了美军俘虏中的怨气。
不过很快,这些美军俘虏就把对汉森中校的痛恨,全部转移到了杰克逊上校和那些离开的田纳西民团俘虏身上去了。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不是杰克逊上校多事,和田纳西民团俘虏的突然离开,他们原本不用承担这些额外的劳役。
一直冷眼旁观这一切的罗贝尔,并没有就此和潘恩上尉等人返回田纳西。原本打算投资杰克逊上校的他,在见过上校之后大感失望。
罗贝尔并不是觉得杰克逊上校没有能力,他觉得上校的才能相当出众,但上校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对一切贵族世家都隐隐抱有莫名的敌意。
虽然杰克逊上校看着潘恩上尉的面子上,对罗贝尔还算是客气。但是罗贝尔分明从杰克逊上校的客气中,感受到了冷冷的保持距离。
自持身份的罗贝尔当即就放弃了曾经的想法,反倒是在伯明翰的这几天,他从当地市民口中了解了不少关于法国王太子的事迹,这引起了罗贝尔深厚的兴趣。
于是在杰克逊等人返回田纳西的时候,罗贝尔也向潘恩告别,打算坐船前往新奥尔良,亲眼看看法国王太子路易.查理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路易.查理在新奥尔良忙着筹备新政府的时候,1802年3月中旬,卡斯尔雷子爵终于返回了阔别半年之久的伦敦城。
仅仅在伦敦的寓所住了一晚,第二天卡斯尔雷子爵就前往了小威廉.皮特阁下的府邸。
当卡斯尔雷子爵用了一个下午 半个晚上的时间,向阁下讲述了自己此次出行的经历后。
卡斯尔雷子爵最后总结道:“路易.查理殿下对法兰西的王冠并非无动于衷,他所担忧的是,不列颠王国对履行承诺的意愿是否有足够的保证而已。我相信,只要阁下给予了法国王太子一定的保证,这位殿下就会顺从于阁下的指挥起舞。”
喜欢革命1792请大家收藏:()革命1792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