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西哀耶斯的选择(1 / 2)

革命1792 富春山居 1738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奥地利、普鲁士两国在莱茵河右岸的举动,立刻引起了部分法国议员的警惕。对密约毫无所知的他们,开始呼吁加强对莱茵右岸的防御工作,并把莫罗的军队重新调回莱茵河右岸,保卫法国在该地区的权力。

在这个大革命后,爱国主义方兴未艾的的时代,保卫法国永远是取悦法国人民最好的口号。这几名议员的呼声,迅速带动了法国人民要求保卫莱茵河右岸的风潮。

看着法国人民情绪高涨的爱国热情,奥地利、普鲁士两国不得不暂停了在边境线上的小动作。但是两国的宫廷开始联合起来,向巴黎执政府施加压力了,他们威胁道:“如果执政府迟迟不履行密约,那么奥地利、普鲁士两国将会重新考虑,这场战争中所持有的立场。”

被两国特使拉来做公证人的英国特使,也就不痛不痒的劝解了几句,然后话锋一转说道:“…巴黎执政府,至今仍旧没有按照密约,对英国商品放开关税保护。同时也没有按照约定,让英国调察团对法国造船业及蒸汽机制造业进行全面调查,是否侵犯了英国工厂的专利,或是存在某些不正当的商业竞争手段。对此,亨利首相感到非常不满,他希望巴黎执政府应当成为,一个成熟文明而负责任的有益于欧洲和平的政府。”

对于奥地利、普鲁士两国的特使来说,都觉得英国特使的要求有些小家子气却一点都不过分。但对于接待三位使节的巴拉斯来说,英国特使的要求简直就是一坨恶心人的苍蝇屎。

事实是现在英国政府大幅度提高了对法国商品的关税,以阻止法国商品在英国境内及英国殖民地,冲击英国商品的销售。英国政府还仗着自己控制着,大多数海上航线的优势,大幅提高法国商品的航运费用。以避免法国商品影响到,英国-印度这条英国的经济生命线。

而所谓侵犯英国专利云云,事实却是法国执政府提供了英国人新式造船法,英国才有了第一艘混合动力军舰的下水。

对于英国特使这种颠倒黑白的控诉,巴拉斯也只能捏着鼻子吞下来了。毕竟在路易.查理的远征军还不知什么时候回来的状况下,英国海军是执政府目前最需要的帮手。

巴拉斯已经忘记了当天,他是消耗了多少脑细胞,又私下给了三位特使多少好处,才好不容易打发走了三人。

巴拉斯想到这里,不由向着西哀耶斯看去。和巴拉斯只是看到了欧洲各国对法国的步步紧逼不同,西哀耶斯现在最为担心的,却是执政府内部开始出现了裂痕。

如果说政变刚开始的时候,面对路易.查理过往功绩带来的强大压力,西哀耶斯等人和莫罗、儒尔当、波拿巴等军队将领还能齐心合力,一心准备对抗路易.查理归来。

但是随着格鲁希、达武的屈服,法国境内劳动党、工会、农会组织的瓦解,法国国内局势的慢慢稳定下来后。

即便是一个普通法国人,都觉得路易.查理返回法国执政的希望已经不大了。

这种状况之下,原本团结一心对敌的执政府内部开始觉得,对抗路易.查理的归来已经不是首要的事件了。

和西哀耶斯、巴拉斯等热月党人不同,当执政府控制住国内形势之后,法国陆军的将领们认为光凭他们自己的力量,也足以击败路易.查理的远征军了。对密约一无所知的将领们,对于执政府向英、奥、普三国无底线的让步,开始出现不满情绪了。

而知道有密约存在但不清楚全部内容的,莫罗、儒尔当、波拿巴三位元帅也出现了暧昧不明的态度。

莫罗虽然深受西哀耶斯等热月党人的信任,但是执政府割让出的莱茵河右岸的权益,全部属于他所率领部队的防区。在这几年的驻防中,他的部下有不少人已经把自己的家搬去了莱茵河右岸区域。

因此最反对军队撤出莱茵河右岸的,大多是莫罗的部下。面对这么微妙的处境,莫罗只能保持沉默。

而儒尔当选择冷眼旁观的原因则是,政变之后的他以为自己能很快进入执政府的权力中心,但是西哀耶斯却让莫罗和波拿巴位居于他之前。

好名的儒尔当认为自己受到了羞辱,于是他开始和西哀耶斯等人保持距离了。

至于波拿巴则完全是另一种做法,他表面上站在了西哀耶斯领导的执政府一边,呼吁军官们要冷静。但是他的两个兄弟却在拼命拉拢,对执政府不满的军官们。

西哀耶斯就是在这种暗潮涌动的局势中,祈祷着路易.查理尽快结束和美国的边疆冲突返回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