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波兹坦宫内每天接到普鲁士各地区投降消息的拿破仑,在得到了普鲁士最大的要塞马格德堡也向法军投降之后,他知道征服普鲁士的计划已经全部实现了。
拿破仑开始考虑,接下去应该如何对自己最大的敌人英国进行打击,在马格德堡投降的两周之后,失去了法国海军主力的拿破仑,决定从经济层面上对英国进行致命的打击。
1812年12月21日,拿破仑在柏林的波兹坦宫签署了封锁欧洲大陆的柏林法令。拿破仑希望能够垄断法兰西帝国治下地区的市场,保护法国的工业利益,把英国的商品从法兰西帝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中清除出去。
柏林法令并不是拿破仑的一时兴起,早在几年前,法国就已经开始了对英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政策,但是柏林法令无疑是将这种排他性的贸易保护政策发展到了极致。
但是柏林法令的受益对象只涉及到法国的资产阶级,和部分完全投靠法国的买办商人。虽然柏林法令的主要打击对象是英国人,但是受到伤害的还有那些向英国出口粮食的中东欧农民,向英国出口细羊毛的伊比利亚半岛的农民,还有那些依靠进口英国廉价商品的各国进口商人。
虽然现在的法兰西帝国的工业,比起曾经的历史上的法国要强大很多,在制造业的技术上已经和英国人并驾齐驱。
但是拥有着海外广阔殖民地的英国人,比法国工业拥有更为廉价而数量巨大的原物料来源。就连不少法国特有的制造业,比如橡胶产业的原料都受控于英国的皇家海军之手。
因此虽然法国拥有着不逊色于英国的工业技术,但是在成本上却远远不敌英国商品。而失去了英国这个贸易竞争对手之后,法国资本家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赚取超额利润的机会,他们一方面对欧洲各国的原物料价格进行打击,而另一方面则抬高了工业品的价格。
在这种状况下,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走私英国商品就成了各国默认的潜规则。
拿破仑在一个月内征服了欧洲四强国之一的普鲁士之后,收到消息的英国人顿时失去了声音,奥地利已经在连续的战败中衰弱无力,而普鲁士的倒下,意味着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反法支柱只剩下了俄国人。
在这种时刻,就算是反法最为坚定的首相斯潘塞·帕西瓦尔,也无法断定俄国是否会退出反法同盟,英国是否能够击败那个来自科西嘉的怪物。
英国的国会内再次响起了英法和解的声音,这一次大多数议员开始保持沉默。但是仅仅两周之后,拿破仑封锁欧洲大陆的柏林法令传到了英国。
这道法令彻底打消了英国人的犹豫,就算是那些最为坚定的支持英法和解的议员们,这一刻也已经明白,不列颠王国和法兰西帝国之间已经再无和平之可能,要么彻底打垮拿破仑,干掉法兰西帝国,要么被拿破仑征服,不列颠王国成为法国的又一个附庸国家。
英国国会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会议上提出了针对柏林法令的反封锁政策,并全体一致同意增加军费继续战争,即便是整个欧洲向拿破仑屈服,英国也绝不向拿破仑低头。
英国政府开始积极的行动了起来,他们向俄国提供了大批贷款,帮助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压制国内反对战争的声音,并积极的联络奥地利,希望奥皇能够重新考虑加入反法同盟。
虽然普鲁士王国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可耻的被拿破仑征服了,但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打算就此退出反法同盟。一方面是因为,他想洗刷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带给他的羞辱;
另一方面则是法军占领了普鲁士之后,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继续在向东方开进,停在了普鲁士和波兰的边境上。
而更为重要的是,波兰人不断的向柏林派出了代表团,向住在波兹坦宫内的拿破仑请求帮助波兰恢复独立。很显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是无法容忍,在他手上丢失波兰的。
喜欢革命1792请大家收藏:()革命1792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