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欧洲和北非(2 / 2)

革命1792 富春山居 1868 字 2022-12-11

赵一文毫无优待这些休达人的意思,他下令把剩下的8千多名休达市民全部迁移到东南内陆之中,并让新军的家属们迁移到这座城市之中来。

一些休达人感到不满,想要向赵一文进行申诉,但是很快赵一文便以绞刑架回答了他们,这里究竟是谁说了算。

随着休达的投降,梅利利亚也宣布了投降。梅利利亚虽然靠海,但是位置却并不那么关键,因此倒是没有遭受全城迁移的命运,不过苏丹苏莱曼下令对这座城市进行了双倍税收的惩罚。

获得了土地和新家园的摩洛哥新军,向新法兰西人献上了忠诚。流亡于沙漠之中的那些贵族地主们,终于有人忍受不了沙漠中恶劣的生活条件,走出来向北非总督投降。

赵一文这次倒是没有继续为难这些投降的贵族地主们,而是给这些投降的贵族地主们一份土地文书,宣布他们在摩洛哥失去的土地,可以在阿尔及利亚及突尼斯等巴巴里邦国得回。

赵一文的做法迅速得到了残余的摩洛哥贵族地主们的拥护,短短几周内,原本叛乱活动频频的南部地区就恢复了和平。

失去了休达之后,英国人无法再继续维持封锁直布罗陀海峡的命令,也没有继续封锁的借口,英国内阁此时一致认为,在欧洲战争就快要结束,马上就要进入到瓜分法兰西帝国遗产的时候,英国不应该卷入到另一场战争中去。

在英国内阁的严厉的命令下,纳尔逊的舰队不得不撤销了封锁直布罗陀海峡的命令,退回到了中线以北地区。

新法兰西的舰队,开始把新军和南部贵族地主们收编的组成的国民军运到了梅利利亚,并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之间的乌季达建立了前进基地。

当拿破仑返回巴黎时,14万联军也终于在莱茵河东岸停止了脚步。反法同盟国在奥地利的主张之下,再次向拿破仑发出了和平协议。

同盟国建议以吕内维尔协议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这是拿破仑取得马伦哥大捷的时候签订的协议,对于还没有成为法兰西帝国的法国来说,依然是有利的一份协议。

但是对于拿破仑来说,这意味着他的法兰西帝国就不复存在,他的皇冠从此失去了重量,因此拿破仑拒绝接受这份和约。但是法国国内此时反对战争的舆论已经甚嚣尘上,拿破仑不得不考虑法国人民的感受,而且重整军队备战也需要时间。

拿破仑派出了代表和同盟国的代表在夏提荣进行谈判,在同盟国一方,奥地利皇帝听取了梅特涅的建议,让法国保持一定的实力,以抗衡俄、普两国在欧洲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而且同盟国对于93年入侵法国,遭遇到了法国全民抵抗的记忆尚未退去,他们唯恐自己的入侵,将会唤醒法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因此最终还是同意了奥地利的主张。

法国国内期望和谈能够成功的人数不再少数,为拿破仑服务的旧贵族,在战争中崛起的新贵族,他们已经厌倦了战争,而希望能够安稳的享受在战争中获得的财富。

塔列朗、富歇、缪拉等人,以保护法兰西的名义,开始同联军进行接触。

而此时法国的局势也变的非常糟糕,除了东面边境联军陈兵14万人外,威灵顿勋爵也带着7万余名英、西联军攻入了法国境内。

法兰西帝国的盟国,丹麦在贝尔纳多特的大军下屈服了。荷兰在联军的逼迫下,赶回了拿破仑的弟弟路易.波拿巴国王。那不勒斯国王及帝国元帅缪拉,在1821年1月14日宣布向奥地利臣服,并将派遣一只3万余人的军队协助联军作战。

除了意大利国王欧仁之外,拿破仑已经失去了所有的盟友及外部的援军可能。

随着拿破仑的形势越来越恶劣,同盟国在1821年1月提出了更为苛刻的条件,法国必须退回到大革命以前的边境。

由于拿破仑拒不屈服,在谈判中不肯做出任何让步,联军终于不愿意再继续等待下去,于1821年1月渡过了莱茵河,对法国本土进行了攻击。

拿破仑不得不辞别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再度奔赴东部前线。在联军进攻法国本土的时候,赵一文统帅的4.3万新法兰西及摩洛哥新军的大军,越过了阿尔及利亚的边境线,开始了对阿尔及利亚的征战。

本身就已经被美国人打击了一遍,而处于虚弱状态的阿尔及利亚根本无从抵御这只大军的进攻。

赵一文把部队分为三部分,南路以摩洛哥投诚的贵族地主组成的国民军为主,沿着沙漠边缘一路向西。

中路以摩洛哥新军为主力,从西迪贝勒一直向阿尔及尔进发。而新法兰西陆军则从海路,夺取阿尔及尔沿海各港口,配合中路大军的进攻。

喜欢革命1792请大家收藏:()革命1792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