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奇楠香(2 / 2)

“费亭侯倒是个变通的人,你家要从此兴盛了。”神秘老者也似是放下了一件心事,乐呵呵地取出一块白玉,塞进女婴的襁褓里。那玉洁白无瑕,细腻如脂,一看就价值不菲。</p>

费亭侯不过瞥一眼,就将目光从那块昂贵的白玉上收回来:“不若尊上再为孙儿赐名?”</p>

“草木繁盛曰生,天地有德曰生,你家二郎,就叫‘生’吧。”</p>

老者一边说着一边向外走,他明明每一步都跨得很慢,却无人能追上他的步伐。不过眨眼间,他就旁若无人地离开了四门紧闭的雒阳,在邙山之巅遥望这座东汉帝国的都城。头顶是浩瀚无垠的宇宙,脚下是万千生灵的命运。</p>

“你们是怎么想的?逆天改命的事,竟然派了个女娃娃的灵魂,安进一个女娃娃的身体里。”</p>

“哎呀。”虚空中突然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因为声音嫩,所以不辨男女,甚至都不像是人类。“你怎么能『性』别歧视?”</p>

“呵。”老人嗤笑一声,模样竟然一点点变得年轻。“换个背景我就不这么说了,”他伸手指了指脚下的都城,“这是男权社会,你要个女娃娃出头,难度不是成几何倍增长?还累得我要强行编出一套‘命里杀气过重,女子薄命’的鬼话来。”</p>

那个稚嫩的声音像是失了底气,小声辩解:“那是我们在可选范围内找到的综合评分最高的亡魂了。”</p>

“综合评分最高的灵魂,”已经是中年人模样的方士盘腿坐在地上,单手托腮,“怎么评的分数?知识面?”</p>

“恩恩,还有正义感啦,事业心啦,自我约束力啦等等。我们也想找个男孩子的,但龙傲天因为开后宫而带崩局面的事情已经经历过太多回了,所以师父这次将道德感的比重大幅调高了,结果……”</p>

童子的声音都搬出师父来了,中年方士也无可奈何:“你们有你们的道理,就暂且这样吧。”</p>

虚空中的童音仿佛看见了希望:“哎呀,说到礼教禁锢,东汉至少比明清宽松多了吧,师叔就努力下呗~且师叔你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拔根腿『毛』就是金手指……”</p>

“去去去!不知道咱们是不能直接干涉历史进程的吗?”方士笑骂,手挥得跟赶苍蝇似的,“已经搭上我一块好玉了还想怎的?”</p>

如今的中原大地多是荒野。全国几千万人口只相当于后世的三个北京。便是在人口最为密集的国都附近,山林想要掩藏这诡异的方士也十分容易。</p>

这是公元155年,距离黄巾起义还有29年,距离赤壁之战还有53年,距离司马氏篡位110年。因为一个异世而来的灵魂,历史开始面目全非。</p>

情绪稳定下来后,双方见了礼。</p>

丁小舅名叫丁宜,他是小儿子,留在老家守业。上头还有个出仕的哥哥叫丁宫,是如今的交州刺史。交州,就是后世的两广、海南、云南以及缅甸的部分地区,在东汉年间大部分都是蛮荒之地。在大众看来交州刺史在诸刺史中算是吊车尾,但阿生的心头却是一片火热。越是南方越是物种丰富,光是水稻一年三熟这一条,对于战『乱』缺粮的北方来说就无比重要。而且,交州漫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无数良港,一旦造船业这条分支被点亮了,丰富的物产就可以通过海运源源不断地北上。</p>

趁着丁大舅还在交州任上,赶紧去南方圈地啊!</p>

阿生的思路又飘远了,跪坐在席上发呆,连曹昆的介绍都没有仔细听。他似乎是曹腾哥哥家的孩子,曹嵩的堂哥,扮演的角『色』跟丁宜类似——不当官,留在老家守业。</p>

“如意、如意?”</p>

阿生从走神中被人叫醒:“啊?”</p>

丁小舅眼泪掉得跟珠串似的:“怎么一副呆傻的模样?听说你母亲故去的时候你就守在旁边,难不成是被吓到了?”</p>

阿生对这个泪腺发达的男子感到无语:“小舅放心,我不曾变傻。”</p>

曹三岁大约也是同样的心情:“小舅放心,阿生和以前一样聪明。”</p>

丁小舅被两个孩子噎了一下,也不见恼,面不改『色』地打哈哈:“啊,哈哈,啊,呵呵,你们吃的什么?也给我来一份,赶了许久的路,饿了饿了。”</p>

这是哪里来的逗比?!</p>

颜文在屋里服侍,安静得跟个机器人一样,然而效率极其高。五分钟后,屋子里就添了三张桌案。</p>

“啪叽!啪叽!啪叽!”齐齐的三声筷子掉落的声音。</p>

“这……这个是?”曹嵩声音都是抖的。</p>

“蝗虫啊。”曹『操』说,面不改『色』地将一只虫子丢进嘴里。</p>

阿生不说话,用行动支持哥哥,也将一只虫子丢进嘴里。</p>

“快吐出来!”曹嵩也顾不上菜里有没有油,是荤油还是素油了,“这种东西怎么能吃?!这是天灾之虫,也不怕遭上天忌讳。”</p>

“哈!忌讳!”曹『操』将嘴里的蝗虫咬得咯吱咯吱响,关于吃蝗虫一事他早就和妹妹商量好了说辞,“母亲因此而亡,非油烹而食,难消我心头之恨。上天若因此降罚于我,难道是要否认我的孝心吗?”</p>

曹嵩沉默了,他用筷子夹起一只油炸蝗虫,挣扎了半天还是没能下口。终于,他将筷子一扔,叹息道:“我儿『性』情坚毅,远胜于我啊。” 161</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