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里台大会是蒙古理论上的最高会议。铁木真大汗、窝阔台大汗、蒙哥大汗都由忽里台大会选出。与这样的赫赫声名相比,忽里台大会本身看上去朴素的多。
在一块漂亮的草地上搭建起金帐,从金帐内的桌案前开始铺设红地毯,从裏面一直铺设到外面。在金帐外的红地毯两边放着一排排的桌案,每一张桌案后面都会坐一名蒙古宗王。距离红地毯越近,宗王的血统就越尊贵。
忽必烈大汗背着手,走在软软的红地毯上。此时还没召开会议,桌案背后空空荡荡。忽必烈大汗居高临下的看着那些桌案,心里面很是得意。二十多年前蒙哥大汗归天之后,忽必烈就曾经尝试召集忽里台大会,当年只有伊尔汗国派人前来。时光飞逝,现在金帐汗国的脱脱蒙哥已经派遣使者上路,虽然金帐汗国内各种势力大量存在,不过忽必烈本来也不是真想来一次选举,他要的只是让这些人臣服在他脚下。多来少来几个宗王根本没分别。尽早召开忽里台大会才是关键。
漫步在会场上,旁边有人向忽必烈禀报朝廷裏面的最新消息。
“大汗,第六批的人走得快,再过半个月就能抵达巴格达。”
“嗯。让他们加快。”
“只是伊尔汗国那边觉得沿途的粮食消耗太多。”
“多赏赐给他们一些中统元宝交钞。”忽必烈从容答道。
“大汗,我们携带的元宝交钞已经不多,印刷所需的纸张不足。”
“让那些汉臣赶紧上报应对手段。”
“大汗,郝仁已经到了金帐汗国边界。他写了奏章来,询问大汗命他出征。”
忽必烈停下脚步,饶有兴趣地说道:“没想到郝仁走的倒是挺快。”
郝仁的确走的很快,这家伙在过去几年裏面完成了纵横万里的功业。若是在早年蒙古西征的时候,想必能位列蒙古名将行列。现在的忽必烈提起郝仁,心里面感觉有些不舒服。他也没想到郝仁能够成长到这般田地。
“大汗,你也曾册封郝仁为王爷。要不要让他也来参加忽里台大会。”
“不用。”忽必烈回答的斩钉截铁,“让他留在原地,说不定金帐汗国还要有什么异动。到时候还需要他出兵。”
“遵命。”
禀报完事情,忽必烈随便找了个桌案坐下,旁边的侍从马上就递上雪茄。抽了一口,喷吐出芬芳的烟雾,忽必烈感觉自己心里面舒服一点。眼前的忽里台会议,是过去那些年中推行汉化的成功之处。忽必烈下定决心将忽里台大会变成一个各路诸侯前来拜见新蒙古大汗的制度,而不是选举蒙古大汗的制度。决定下一任大汗人选的只有现任大汗,而不是那些蒙古宗王。
与少数成功的汉化相比,更多汉化些制度却失败了。譬如忽必烈曾经希望建立起大汗拥有汉人皇帝那种一言九鼎,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权利制度。现实中这种制度与蒙古制度全面抵触,最后失败。
成功的就可以保留,失败的就需要抛弃,忽必烈向来如此解决问题。郝仁这家伙就成了那些失败制度结出的奇怪果实。除了一个蒙古姓氏孛儿只斤之外,忽必烈也感觉不出郝仁还剩下什么蒙古特色。因为感觉到郝仁这家伙的碍眼,忽必烈甚至怀疑郝仁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姓氏是‘郝’,而不是孛儿只斤。
算了,就让郝仁那么安静的待着吧。忽必烈大汗心想。他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对待郝仁,所以决定在忽里台大会结束之后再做决定。
放下了令人不快的郝仁,忽必烈就忍不住想起令他高兴的伯颜。从消息中显示,伊尔汗国的玛利亚公主磨磨蹭蹭的告别了伊尔汗国的十字教教众,几天前才在伯颜护送下离开伊尔汗国。忽必烈对玛利亚公主个人没什么好感或者恶感,但是玛利亚公主一旦离开,伊尔汗国旧有的上层格局就发生大变,忽必烈大汗本人就可以在裏面做许多事情。大汗并不准备对现任伊尔汗阿鲁浑做什么,但是忽必烈大汗并不反对自己对近在咫尺的伊尔汗国有更大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