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部长看赵嘉仁有些不以为意,连忙解释道:“官家,我是说铁路的电报局用他们的电报网抢我们的生意。”
“抢生意?”赵嘉仁有点明白,又觉得奇怪。没理由搞成这样啊。
“官家,电信部门现在已经理顺了很多,经过培训之后效率提高了。我们的人数增加到原来的五倍,电报有效传输量变成了原来的十五倍……”说了一会儿电信部门的进步,电信部长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说错了什么,连忙解释道:“官家,这些钱很大一部分都要投入到设备和新增的实验室裏面,电信部还要出钱建设电信学院,花钱更如流水一般!”
“我明白,我明白。”赵嘉仁安慰道。他见识过新中国是如何实现大力出奇迹的,靠的就是国家对那些技术部门的大量投入以及全力普及。电力、高铁,电信部门都是靠全地球空前的规模搞下去,突破了阀值之后获得了伟大成功。
铁路、电力、华为、中兴等电信企业的确很不得了,但是他们的成功都是靠了空前的基础建设才能发展到非常厉害的程度。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赵嘉仁就是这个栽树的人。他看着电信部长还是一副不安的模样,继续安慰道:“你不用担心,我知道你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投资。该投入的钱一文都不会少。这点你完全不用担心。”
“铁路在抢我们生意。他们也开通了这些,特别是开通了一个铁路电报送到家的服务。就是买到火车票之后再支付电报费用,目的地的铁路部门就会把电报直接送到收件人手中。这个可是抢了我们不少生意!”
“哦?”赵嘉仁并没有与电信部长一起同仇敌忾,而是忍不住心中大喜。这办法可真不错,方便了乘客,还增加了收入。
“官家,铁路若是发送他们铁路上的货运消息,我们电信部一声都不吭。那是铁路自己的事情,该他们坐。但是他们把手伸到了我们这裏,我知道铁路投资非常大,他们和我们一样想尽快挣钱。可挣钱也不该捞过界啊。”
“这件事我不能支持你们任何一方。”赵嘉仁果断答道。他嘴上拒绝,心中却是欢喜。两个部门为了利益竞争起来,对于中华这样巨大的国家来说是常态。而这种竞争本身也能推动很多东西,尤其是这次的竞争让赵嘉仁看到了国营企业很努力,并且国营企业在关乎国家命脉的产业上的主导地位。
“官家若是不能决断,我们该找谁呢。”电信部长追问道。
“找谁么……”赵嘉仁也不太清楚该找谁,除了皇帝之外又有谁能对电信和铁路两大部门发号施令?当然了,谁都可以说话,问题是铁路和电信凭什么听官家之外的人说的话。
“这样吧,我找铁路局的人过来,大家一起商量。”赵嘉仁先把这件事给安抚下去。
等电信部长走了,赵嘉仁觉得自己抓住了一点他不安的原因。国家打基础的时候真的是海量的钱砸下去。赵嘉仁自己在美国的时候感觉美国基础建设落后,每次回国使用着普通家庭都能享受的200M、300M的网速,都觉得爽的很。回到美国之后那网速立刻就充满了各种猫腻。信号差,费用高,各种乱收费,电信大公司各种欺压用户。
以前欧美都有个笑话。
一个全|裸的女人走进一家欧洲的酒吧坐下。
她叫酒保给她来杯威士忌。酒保却只看着她,什么也不做。
她又说了一遍,酒保依旧无动于衷。
她问他:“怎么的?你以前没见过女人不|穿衣服吗?”
酒保回答:“我就是好奇你等下到底要怎么付钱。”
到了中国4G流行的时候,这个笑话后面又被加了一句。
女子拿着手机指向酒保怒斥道:“居然到现在还没有移动支付,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美国佬以前就是靠罗斯福新政的时候搞的大基建拉动了经济,又靠二战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那些基础建设中很大一部分到了21世纪的时候还在继续用。赵嘉仁去纽约访问朋友的时候去参观过纽约地铁的主控室,进去之后见到墙上布满了各种手动闸,一瞬间赵嘉仁只觉得自己穿越到了30、40年代。
美国就是靠了那样巨大的投资,在30、40年代终于成了世界霸主。中国之所以不怕美国,很大原因就是朝鲜战争中中美干了一仗。在全世界都笼罩在美国不可战胜的阴影中瑟瑟发抖的时候,中国对着美国拳打脚踢,把美国从鸭绿江赶回了三八线。但是这不等于说美国不强大,志愿军能打跑美国只是证明中国足够强大,强大到让任何侵略新中国的国家都会付出他们根本承担不了的代价。
赵嘉仁叹口气,让秘书统治大宋总钱庄的总长和学长计算一下赵嘉仁手里的所有资产资料都带来。他开始考虑自己手里剩下不多的那点钱。也许该到把最后的这点家底都拿出来的时候,这时候投入基础建设裏面的每一分钱都将在未来产生百倍千倍的国家利益。
第二天总长和学长带了厚厚的几叠资料一起来了,两人按照规矩先把结算表给了赵嘉仁。看完这数字赵嘉仁露出了笑意,他没想到自己手里的钱比想象的要多很多,因为赵嘉仁派人开辟了倭国的金银矿产,他的资产总额竟然达到了十八亿贯大宋交钞的数量。
“都拿出来,转移给国库。”赵嘉仁命道。
总长和学长大惊,赵嘉仁这话听起来仿佛是在说十八贯而不是十八亿贯。总长连忙劝道:“官家,现在国家并不太缺钱。这又是何必。”
“这十八亿贯投入到铁路上,又能尽快开修多少铁路。”赵嘉仁说道:“另外这些钱我其实不想投入到铁路里,铁路投资已经够了。我是想用着十八亿贯用在教育建设上。文丞相这几年有机会就要骂,等他回到开封,哼哼!教育部可别想安静。”
这是赵嘉仁非常自豪的一件事,那些部长以及部长以上的高官们到了县里干最后一任,果然没有一个人在那边一言不发的熬最后三年。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对所在地区的看法,毕竟是能当上部长乃至丞相的人,提出的看法都切中肯綮。特别是文天祥反覆提出地方教育的缺失,让赵嘉仁格外高兴。
优秀的人才通过制度到了朝廷之后就不再下去,地方上的人才的眼界与视角不同,这就是一种对人才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