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小事,毕竟他们比谁都急,一些电子元件才能花几个钱。
王旭坐在下面,听着几个舍友分别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几位自动化系的指导老师当然也会在场。
都是事先说好了的,别看活大部分都是几个舍友干,几个老师就是辅导和指导,但是最终的知识产权是包括他们的收益的。
所以,几位老师可以说是尽心尽责,几乎是手把手地把几个舍友培养出来。
当然他们也没少亲自出手解决一些问题,今天王旭看到的,已经是他们几次改动后的结果了。
实验性的产品都已经出来了,除了没有外壳,看起来很简陋之外,各种功能都已经测试完善。
王旭今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看图,听声。
看他们的电路图,听他们讲解电路图的思路,然后听成品的效果,匹配的什么样的音箱,效果如何。
整个讨论会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答辩,王旭是项目发起人,也是项目验收人,在这里听取验收答辩。
四个人分别设计了一套产品,都采用晶体管,但是对应的音箱却从小型的书架,到立式,到最大的厢式,针对王旭给出的一系列音箱做了匹配和调整。
王旭今天会给出评判,谁的产品效果好,谁的效果差,好在哪里,差在哪里。
功放这东西也是个系统工程,特别容易弄成跷跷板,这个频段优秀,那个频段拉胯的情况不在少数。
整个会议历时三小时,王旭仔细评判四组产品的优劣,并给出了相应的分数。
最终,中小音箱的测试中,一直出镜率很低的胡二水的作品获得了优胜。
虽然他没有任何一个频段拿到最高分,却是综合评分最高的,非常精妙的平衡性让一对小小的书架箱,得以展现出非常优秀的性能。
而在推大箱子时,却是老大詹文博的作品拔得头筹,这个功放的特点是那种优点缺点都同样突出的类型,他在低音域表现非常理想,沉,稳,脆可以说样样不缺。
但却在高音域表现平平,怎么说呢,有点糊的感觉,就是那种蒙了一层布一样的感觉。
王旭这一次确定了以老大和二水的设计为基础,分别改进两款功放。作为大功率和低功率两种选择。
很明显的曾衍东和周峰的作品就显得稍逊一筹了,王旭知道这两个兄弟的实力,估计还是各种联络工作耗费精力较大,在这里没有花太多心思的缘故。
这也正常,人的精力就那么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生长着呢,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啊。
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显然更适应各种沟通联络整合一类的岗位,往那个方向发展也毫无问题。
而且,两人的天赋绝对不差,这一次的作品虽然不够出彩,但是也是各有亮点。最后再由王旭调整打磨一下,几人最终的成果还是很值得期待一下的。
——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