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办音乐杂志的不少,能成的寥寥。
而且,音乐真正的黄金时代,也就是这二十年了,对于一个人来说挺长的,对于一本杂志来说,却可能连幼儿期都没有度过呢。
王旭这个后世的亲历者都不知道有什么成功的杂志可以借鉴,只能按照逻辑给出一些建议,但具体能做到哪一步,还真难说。
就好像王旭提到的,你要想吸引年轻的客户,那就不能不介绍新进的,流行的,但是玩音乐的就没几个规规矩矩的人,其中风险可想而知。
前世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份杂志的,当然,也可能也曾经想过要搞,但最终夭折了也说不定,办杂志是这个年代很多单位都会进行的操作。
谁都知道舆论的重要性,所以,各种合法的不合法的报刊杂志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各种思想的碰撞极其激烈,绝大部分都会在不长的时间后,办不下去停刊了,但也有少量的大浪淘沙存续下来,成为后世都依旧存在的传媒。
后世着名的南方系就是在这个年代成长壮大起来的,还有就是诸如《科幻世界》《奥秘》《体坛周报》《足球》《知音》《读者》之类的报纸杂志也都是在这个年代壮大的。
这些杂志大都创立于八十年代,然后在九十年代获得巨大的发展,很多都成为后世舆论的引领者,风光无二。
不过,这其中确实没有专注于音乐领域的杂志,原因嘛,就像王旭刚才说的一样。
除非有大支持,且有一个得力的领导者,否则,王旭真的不是很看好央音的构想。
不过有个构想也是好的,这个年代的高校还真的挺活跃的,前两年沉寂了一小会儿,这会儿又开始起劲了。
艺术类院校特别爱折腾,你得给他们找个折腾的方向,于是王旭又和金教授聊起了水木搞的那个艺术节构想,也不知道和央音联系上了没有。
“我的母校正在搞一个大学生艺术节的事情,和你们联系过了没有?”有问题就问,王旭没啥不好意思的。
“嗯,联系过了,刚开学就有过接触,我们也很感兴趣,特别是我们系,那是最容易推广的一个专业了,所以很重视。
具体规划还没出来,不过最迟今年暑假就会成型。
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不会也和你有关吧。”王旭突然转换话题,金教授感到有点惊讶。
“还真有点关系,我还挂着个艺术顾问的名头呢。”王旭得意地嘚瑟着。
“还真是哪里都有你,怎么艺术节也是你的提议?”金教授赶紧继续追问,这个事情是水木组织的,但资料中并没有搞艺术节的前因后果。
“就是和校领导聊天的时候说了几句,然后和市领导聊天的时候也说了几句,没想到他们还挺重视的。”王旭还真没谦虚,事实就是这样的。
“你可真能折腾啊,这是好事,不过你是怎么想起提到艺术节的?”金教授依然没搞清楚王旭的思路。
“您看啊,央音的背景不够,不过艺术节的背景可不小,借助艺术节,把杂志搞起来是不是就容易一些了?”这才是王旭给出的建议。
“诶,有道理啊,我回去组织一下上会,这个主意很有创意,甚至还可以和央美他们聊聊,让他们也搞一个,有压力大家摊嘛。”
——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