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姑苏抢了苏省的先(2 / 2)

而如果已经购买的企业性质发生转变,则需要剥离原来的权利,重新进行评估。如果是核心专利更是需要水木专利池管理机构进行评审,以判断新企业是否能够继续持有权利。

专利池中的专利转让名额都是有限额的,既有上限,也有下限,也就是不会发生卖断的行为,避免专利垄断,也不会随便乱卖,避免恶性竞争。

这些条款,是直接写在专利转让合同里的,原因嘛,当然是王旭的念叨了,池子里专利的目的是扩散,而不是垄断,技术为的是发展,而不是攫取最多的利润,所有的条款都是根据这一核心原则而设立的。

这一原则颇受水木党委的看重,甚至专门写了文章发表在党报上,认为这是符合这个时代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新型专利管理模式,是一个良好的实践,值得推广。

专利出来的,怎么卖一直是一个问题,这个年代的水木真还没几个懂运营的人物,只能从头摸索,所以推广的进度还真的不快。

至少音箱和麦克风的技术,还只有周峰一家子购买了一部分,还有一些已经出来的新型颜料技术更是不知道卖给谁。

姑苏代表团的到来,还成功地在政府和水木大学之间建立了长久的沟通机制之后,专利的转让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香雪海集团和姑苏市政府联合投入巨资成立了独立的压缩机厂,从水木引进了新型小型化压缩机的生产技术,由自动化系,机械系提供技术支持。

从洽谈到签约,仅仅用了三天,甚至连横幅都挂,交易就以火箭般的速度达成了。

这是水木专利池自成立以来第一个洽谈成功的项目,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它的成败,其实也是为以后专利池的运营打个样。

所以,机械系和自动化系都很重视这次的合作,特别是机械系,那简直就是投入了百分之两百的力气推动着。

样品的制作,生产线的设计,检测方法的确定,仪器设备的选择,林林总总的,两系通力合作,把全套产品的加工生产检测技术一并纳入专利池,使得这一技术的评估价值不断提升。

最终的评估出的转让条件是,专利使用权转让金5000万,使用权转让不超过五家,不少于两家,每转让一次,增加两成的转让金。

姑苏一看,第一个接手就可以比第二名节省一千万,在快速评估了产品力和技术可行性之后,就以火箭般的速度下了决心,政府、企业和银行通力合作,仅仅三天就完成了这一交易。

而这个时候,帝都的谈判代表团都还没成立呢。

要么怎么说,苏省的这些地级市那是独立性真强,但也是真的散啊。这么大的事,放到其他地方,光地方与省里面的沟通一个礼拜都完成不了。

——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