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王旭的订婚戒指项目
玩了几天,王旭就带着王霏回家了,没法子,他在帝都还有一堆堆的事情要处理,王霏也要回去准备岁末的各种晚会了,从十二月底到春节期间,就是王霏在内地最繁忙的演出季。
既有电视台弄的各种晚会,也有一些纯粹的商业演出,拼盘的那种。演出倒是不复杂,飞过去,唱几首歌,然后就没事了,王晶花会把所有其他的事情安排好。
王霏在内地的市场基本上是王晶花操办的,这是一体两面的事情,王霏是老板,现在整个工作室的所有股份都在王霏名下,王旭自从入职水木之后就全部退出了。
除了那个掌握了所有专利的空壳公司之外,剩下的股份都归入王霏的名下了,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
王旭也没搞什么海外注册那一套,一方面他懒得折腾,而新老板王霏更懒,她对做生意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按照她的习惯,只要没赔本,就继续干,赔了就关门。
而另一方面,对王旭来说,就是他的钱来得太快了,自己都觉得有些烫手,所以,干脆以税费的形式回报社会吧,小两口真心花不了多少钱。
前世的王霏还有个爱购物,爱买衣服的爱好,这一世,她连这个的钱都省了,无论是自有潮牌,还是穿搭潮牌,都有无数的商家愿意把衣服白送给她。
现在的她名气太大,没法出门逛街,除非是带着摄像团队的各种摆拍,那都是事先说好的,再想象以前那样随便瞎逛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所以,她现在的穿搭品牌“霏主流”,其实更像个买手店的运作方式,一些品牌店会定期寄送新品服装给王霏,王霏自己搭配后再在自己的店铺里销售。
而多出来这些,甚至都已经堆不下了,于是唐芸给找了个店长,在小院对面开了一家专门卖王霏没看上的衣服的店。
名字就叫“不是霏主流”,就开在“霏主流”穿搭店的旁边。
装修比较简单,甚至连木头模特都没放,类似于这个年代流行的小服装店那种经营方式。
衣服就那么挂着,没重样的,也没几个号码,随便去挑,先到先得,卖完就关门。
价格比正品店低很多,倒有些后世淘宝店的意思。
不少囊中羞涩的小姑娘特别喜欢去那里淘衣服,不留神就能用挺便宜的价格买到非常好的服装。
这也是王霏的一种与民同乐吧,自己没挑上的衣服,又没啥用,留着可惜了。
这个年代的人还真没有浪费的习惯,索性很便宜地卖掉,让附近的街坊们也跟着乐呵乐呵。
周边大部分居民都只是些普通人,没啥钱,对于时尚也没啥眼光,而那些衣服,多半是些大牌,即便是便宜一半,也不是大部分普通人能够承受的。
反而是不少汇聚在这一带的各种艺术青年们,格外喜欢在这里淘换。
甭管怎么说,王霏这里的衣服也算是为这一带增加些时尚氛围的好事。
回家后,小两口就把事情和两家的家长说了,家长简直喜出望外,没想到一直飘飘悠悠的两个,出去逛了一圈,突然就明白过来了。
就开始张罗忙活起来了,只能先订婚,王旭还不到年龄,不过确实可以喝订婚酒了。
这个年代,戒指还不是订婚用的,好像这个习惯还没有在华夏真正的普及开,不过王旭倒是有了个想法。
他趁着王霏去南方演出的时间,第一时间便申请了一个项目,提交了立项报告等一系列文件,名字就叫《王旭的订婚戒指的开发与研究》。
然后便在闫教授和姜主任满脸古怪表情中,一头扎进了校工厂,他打算对生长法的一些节点做一些改动,让生长法能产生的压力更大,温度也更高,当然生长空间也就相应变小了。
这是他从后世某音里看到的,河南那边靠着这东西把全世界的珠宝市场折腾得快要躺平了。
没错,他打算弄点人造钻石,这东西并不稀奇,原理早就有,毕竟钻石这东西就是碳的晶体结构罢了,如果里面有些其他元素掺杂,那就彩钻,如果没有那就是纯钻。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A diamond is forever”的中文翻译,英文是1951年戴比尔斯的商业广告词,后来凭借着运营,把钻石弄成了奢侈品中高级货。
这句中文翻译,今年才通过香江奥美广告向全社会征集优美的翻译,然后一位教师的翻译因此胜出。不能不说,这句翻译,甚至比原文听着都更有韵味些。
后来在华夏,戴比尔斯甚至凭借这个广告,把个破石头弄成了和结婚挂钩的硬通货,不知道让多少想结婚的男人恨得牙痒痒。
一直到人造钻石大批量上市,让普通人一下子蒙了,二手市场价格跌成了真正的石头。
钻石的神话才开始慢慢地从华夏消退,逐渐回归到它本来的属性上去。
王旭打算弄个人造钻石,原料是王霏和王旭两人的头发,没错,就是用头发做的,后世就有这门生意,头发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烧成灰,剩下的主要就是碳。
当然还会有一些其他杂质,去掉大部分的非金属杂质,那些杂质会影响钻石的品质,比如产生裂纹、浑浊什么的。
而还要保留下一些金属成分的杂质,而这些杂质正好可以形成钻石的不同的颜色,让每一个定制钻石呈现不同的色彩。
这个年代人工钻石的加工工艺不成熟,直到后世,加工几克拉的大钻石依旧还有些困难。
但在王旭这里却没这个烦恼,这就是生长法的一个衍生应用罢了,有着完善的基础研究,把压力和温度扩展一下,自然没有多难。
从改设备,到最终把钻石加工成型,不过十来天的时间,日子已经到了,当然还需要打磨成闪闪发光的那种戒面。
这种工艺说得很神奇,其实不过是充分利用各种散射和反射罢了,如果想要分光成五光十色的,那就得散射,如果只想闪闪发光,那就尽量利用全反射,简单的光学原理。
什么多少年手工经验,什么精心设计,没有光学原理的时代或许还能信,在科学已经高度发达的现代,那就是一个笑话。
任何一个光学仪器的镜头加工都比钻石复杂得多,钻石琢磨的唯一难点就是纯度高,硬度大,加工起来有些麻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