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像王旭一样得到了上面的关注,有一些政策扶植的话,那简直就是做底层研发的天堂了。
王旭搞的东西开始的时候可以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可以说完全杂乱无章,但在帝都这个地方,却可以几乎毫无障碍地被承接下来,几乎任何方面的项目,这里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企业去承接。
这就是王旭最终没有选择政策更宽松,融资、挣钱更容易的深城,而选择了彻底留在帝都的原因。
当然,小两口都是帝都人,留在这里本身也没毛病就是了,谁还没个恋家的毛病呢。
但求伯君选择珠海,真的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金山虽然名字是电脑公司,但他主营的是汉卡和WPS软件。
在这个年代,这是妥妥的高技术企业,偏偏又需要大规模生产,珠海根本无法给他这么大的容量去服务整个华夏市场,选择深城都比选珠海要好。
可惜,他已经和珠海签了协议,并不是想走就能走的,但他也不甘心自己真的被隔离在新的技术之外,于是安顿了公司,把业务临时交给副手,带着几个新人北上帝都。
他们去了水木,去了帝大,去了华科院的计算所,把最近两年发生的事情好好了解一遍,更是在华科院直接租了一间能通教育网的办公室,带着雷俊一头扎进了代码的海洋。
别管什么时候,真正热爱技术的人,看到新颖的技术体系时,那真和老饕看到美食没什么区别的。
两人不仅没有闭门造车,更是到处联谊,作为曾经震惊华夏的第一程序员,在帝都的人脉也绝不是盖的,无数在这些教育机构中任职的老朋友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些王旭这两年的所作所为。
毕竟那么多的项目砸下去,恐怕在中关村一带找到一个完全和王旭没瓜葛的技术人员都是一件挺难的事情了。
他们也因此听了无数王旭的事迹,于是王旭这个名字,与GIT上那个大名鼎鼎的彻底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一个实打实的形象。
再然后,两人通过关系真正见到了这个神人。
别奇怪,都是计算机圈子的,还都在中关村这个小地方,两头还都是大名鼎鼎,能联系上那几乎是必然的。
王旭得知这两位拜访的时候,还是颇为惊讶了一下,这两位在前世都是他顶礼膜拜的人物,雷俊也就算了,毕竟是经营方面厉害,但求伯君那真是程序员里的神人。
但其实王旭自己也知道,他现在已经抢了求伯君第一程序员的称号了,他在代码上的成就,甚至已经有很多人把他尊为了程序员中的神。
实在是因为他的代码涉及的领域太多了,且不说那些深层次的底层代码是否真的精妙无双,毕竟这东西没法计量,但仅仅从广博程度上来说,.W都是足以成神的存在。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次会面,其实是前华夏第一程序员和新任华夏第一程序员之间的见面,也算是挺有历史意义的。
所以,王旭特意选了个不错的餐厅,嗯,长征食堂,现在改名回去叫全聚德了,他也就这品位了。
来宴请两位拜访者,当然还有介绍人,帝大的王选院士(院士在1994年以前叫学部委员,1994年1月21日开始改称院士,书中为方便统称院士)。
王选这人也是华夏计算机行业里的奇人之一,早起的技术大神,自主研发的激光照排系统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排版电子化。
西方虽然之前也有人搞过,本来还想引进来着,但使用后发现,这东西不是华人弄的,那是又不好用又贵,最后王选临危受命,承接了激光照排的研发任务并成功完成。
帝大方正就是靠着这个系统发家的,王选也因此在91年成为科学院院士。不过之后,他就没带过什么重大项目了,精力都放在了经营帝大方正上面,就好像他自己说的,之后就是骗吃骗喝的。
也是因此,他和王旭的王旭有了很多联系,帝大方正也基于专利池和GIT搞了不少的项目,他们未来选定的三维造型方向和王旭更是合作颇多。
因此他和王旭之前有过不少的接触,也算是说得上话的交情了,这才能为求伯君和雷俊做中人联系上了王旭。
这次会面是在几个月前,那会儿王旭都还没动心去搞电影呢,几人都是软件行业的顶尖人物,除了雷俊,他现在还是小虾米,虽然他年龄比王旭还大些,比王霏小几个月。
但刚毕业的他还不够说话的级别,只能负责倒酒。席间王旭坦诚了自己在软件方面并没有什么野心,或者说野心并不在赚钱上,只是想让更多的人用上方便便宜的软件产品,而不必被高昂的价格拒之门外。
华夏太穷了,穷到买机器都要节衣缩食,穷到根本认识不到软件也是应该花钱购买的,其实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都是如此,因此,有一种开源的,便宜的产品供大家使用,是一件高尚的事情,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更高层次则是,互联网就应该是自由的,嗯,英文原文,Free,也是免费的意思,所以,互联网就应该是免费的,没毛病。
科研人员交流论文,软件从业者自然可以交流代码,这是世界的通用语言,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
好吧,王旭承认当时自己有点装,但能在曾经顶礼膜拜的神人面前夸夸其谈,他确实有点飘。
但,求伯君显然是真信了,不仅仅是他,连带着王选院士都信了,至于雷俊,小虾米,谁关心他信不信。
好吧,估计他不信,这小子从一开始就有一颗非常敏感的商业之心。
几年后,他被求伯君推荐成为金山总经理,成功带领金山利用毒霸,词霸两款产品突出微软的重围,最终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和他敏锐的商业头脑密不可分。
求伯君更多的是一个技术工作者,他对于技术的热爱远比雷俊来得真诚,而王选虽然是公司董事长,但他以前可是实打实的科研工作者,依旧保留着强烈的技术人员的思维。
他们两个显然都被王旭打造全球最大开源社区的美好前景和崇高理想所打动了,愿意出人出力共同进行这一事业,然后王旭就把已经开源但尚未完善的办公软件项目交给了求伯君维护。
把开源字体、编码和综合打印文件格式的项目都交给了帝大方正维护,王选不可能自己干,他是代表帝大方正来承接的。
而雷军也被王旭描绘的利用封装版本软件免费,服务收费,周边收费的全新商业模式所打动,他可不是死板的人,传统软件是传统商业模式的延续,但互联网时代,自然需要全新的商业模式。
一顿饭宾主尽欢,几人相约多聚会,王旭提议搞一个沙龙性质的俱乐部,吸收开发者加入,时不时组织一些活动。
九十年代,这种东西在文艺界特别流行,在科学界倒是很少听说,但留过学的人都知道,这玩意在海外很多也很风靡。
自然,这一倡议得到了两人的认可,王院士立刻表示帝大方正可以赞助这个沙龙,就在帝大图书馆举办。好吧,果然是帝大的,随时都不忘往自家划拉东西,特别是水木的东西,比如鹅腿什么的。
后来得到消息的水木计算机系一直在闫教授面前唠叨,说王旭胳臂肘往外拐,有点好东西还送人,关键是还送给街对面。
不过,王旭真还就是故意的,不能啥都往水木放,对未来发展真的没什么好处,雨露均沾才是王道,光靠水木一所学校,怎么可能承载王旭那庞大到恐怖的理想。
自从七十年代以来,丑国在电子技术上就开始遵循摩尔定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着。
无论软件硬件,都开始了竞速飙升,八十年代初个人电脑的诞生,将这一原本属于少数人的领域一举扩展到了整个社会。
先发的西方在这方面自然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作为华夏,对于硬件,看得见摸得着,一直还有着追赶的念头。
但作为软件而言,绝大部分的国人都没有为此付费的概念,即便有着公家单位买单一些,成就了短暂的一些软件企业的成长,但市场太小,规模不够,根本无法催生真正优秀的产品。
这就使得在几十年后,华夏在硬件方面的差距可以说卡脖子,但在软件方面的差距,那是直接掐着脚脖子随便抡,那是差一个身位都不止。
这种生态上的差距,是努力很难弥补的,他需要技术,但更需要时机,用一个比较玄幻的词汇来形容,那就是需要机缘。
这一世,王旭介入的时间点就有点玄妙了,这会儿的微软虽然已经在操作系统上占据了支配地位,但也就仅仅是操作系统而已,还仅仅是在PC市场上。
但王旭整出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已经为这个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就像前文说过的,数不清的公司已经看到了打破这一垄断的方式。
你要说谁最恨微软对软件操作系统的垄断?其实并不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反正他们都是丑国人出什么,就跟着用什么,最恨微软垄断的恰恰是丑国自己的各大厂商。
每年的操作系统授权那可是一大笔钱,都需要计入计算机的成本之中。而微软已经有数不清的软件厂商在其操作系统之上开发产品,这种生态的建立,让任何突围行为都显得杯水车薪。
丑国IT巨头们大多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从IBM到康柏、惠普都尝试推出过自己的操作系统,但无一例外的失败了,大部分甚至连水花都没溅起一点。
可以说,用户的惯性就是最大的壁垒,无数的生态软件厂商就是最大的护城河。
现在还存在的PC操作系统,只有微软的DOS+Windows组合,以及苹果的Matosh了,前者是软件生态丰富,后者是打印和制图软件生态完整,所以能够独立生存。
但王旭提前整出来的庞大开源社区,真的给这些企业打破这一垄断的希望,虽然微软还没有真正完成事实上的垄断,但大家都不愿意真的出现那样的景象。
谁都不愿意自身产品的核心功能都要依靠别人的产品来实现,但这就是计算机硬件产品的固有现实,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交给用户,那和一坨铁疙瘩没什么区别,是什么用处都没有的。
只有依靠操作系统以及上面层出不穷的软件,才能让这些硬件产品真正体现出价值。
这可以说是硬件厂商自个人电脑发展以来的永久的痛,以前的巨型机,小型机就不是这样的,那时候操作系统都掌握在硬件厂商的手里,彼此也并不兼容。
但到了IBM推出了个人电脑,打破了这一铁则,让操作系统独立出来,反而成就了微软的霸业,微软的市值甚至都已经超过IBM了。
现在有了开源平台,有了开源软件,自己封装就是了,反正大家都可以这么干,大家各有特点,彼此还能够兼容,一点不耽误交流互通,多美好的事情。
这东西是谁的?非盈利组织,那可更好了,可不能让这东西死了,每年捐些钱,顺带把电脑原来买操作系统的钱分一点出来给这个组织不就行了,毛毛雨啦。
客户买回去就直接是完整功能的电脑,那我是不是能涨涨价?比如,专门推出办公电脑,专门推出绘图电脑,音乐电脑,数学计算电脑等等,那是不是能按照专用仪器设备来标价。
游戏?哦,这上面就是没有游戏,但没关系,这上面有游戏引擎,连怎么做游戏的demo都有,新的游戏相信不久也会出现,咱们可以推出专门玩游戏的电脑。
然后和那些游戏厂商联系,帮他们卖游戏啊,这不就是任天堂的主机嘛,那如果做小点,时不时就可以当游戏机卖了?
你看,我们PC厂商就不仅仅是一个电脑厂商了,我们还是科研仪器,专用设备的生产厂商,那是不是那几个角的大楼是不是需要一些特别定制的电脑。
好吧,这些对话,讨论,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在全世界发生着,就连刚刚改开的华夏都有无数的精英能想到新模式的挣钱方法,更何况商业成熟的西方世界呢。
微软的股票价格不知道从哪天起,就有点就涨不动了,要知道,这之前微软的股票那可是涨个没完的。
王旭对西方的这些信息并不了解,他也没那么多精力放到这方面上,他是只管挖坑不管埋地,东西丢出去了,未来发展成什么样子,他根本没可能去控制的。
至于比尔大门还能不能成为世界首富,王旭更是没那个丑国时间去关心。
世界风起云涌,他自岿然不动,这不,年假完了,他得开始拍电影了啊。
——
(明天见,今日8K,万字还是有点难度,今天没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