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从波来古往南,这一线的战况对于emf-2以及其下属的‘法军越南派遣部队司令部’来说,已经很是不妙,在中国军队的优势兵力和火力的双重压力下,防御波来古的‘越人阵’守军终于崩溃了,数个团的部队成建制的被中国军队给消灭了,更多的人则是逃进了雨林中,没有人还去关心他们的死活,因为对于法国人也好,或者对于西贡来说,波来古一线已经完了,局势已经是完全的无可挽回了。
在数十门大口径榴弹炮长达十分钟的火力奇袭之后,第13集团军-第149机步师以十余辆2005式主战坦克为先导,掩护着尾随而后的步兵战车狠狠地切进位于波来古东南方向的波来古英一线的防御阵地。铺天盖地而来的弹药覆盖下,一辆辆中国战车咆哮着冲出烟幕,横冲直撞的杀入‘越人阵’军队的防御线。
防御在波来古英的‘越人阵’后备军团第1师几乎完成没有能够形成什么像样的抵抗。漫天而下的155毫米榴弹炮、122毫米火箭弹雨将整条战线完全的化作一片火海。随着第149机步师的推进,掩护炮火逐次延伸射击,一寸一寸的轰击着‘越人阵’的防御线。
而德基一线也好不到哪里去,后备军团第2师已经被打的不成样子。就连师部也被一枚炮弹给击中,整个师指挥部的军官们在纷飞的炮弹片中死伤了大半。而从这个方向上插上来的中国陆军第14集团军还在继续攻击前进着,他们以第15装甲旅为先导,直扑而上。
虽然拼命顽抗的后备军团第2师与压上来的第15装甲旅混乱的杀作一团,但包括贡德比诺上校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对这边的局势抱有太多的希望,从卫星图片上看来,整个德基的上空到处都在翻滚着浓浓的烟云。这座小城的大街小巷,每一条街道都笼罩在火光之中。
只要城郊的一些防御点被中国军队夺取,那么后备军团第2师也就坚持不了太久的防御时间,尽管他们拼命的抵抗,但最终还是得很快的被淹没在狂潮样涌来的中国陆军的铁甲洪流里。这就是宿命。看着面前的电子屏幕上那纷错的红蓝色箭头,贡德比诺低声叹息到。
整个北线的防御作战部署都是由上校一手安排的,在这一线,部署了‘越人阵’仅有的三个后备师,第1师在波来古英,第2师在德基,第3师在波来古,如果这个三角区沦丧,那也就意味着,从牙庄到南耶博利山一线,在没有‘越人阵’军队了。
更为糟糕的是,在湄公河三角洲一线出现的中国军队正在向北、向东拓展他们的攻击区域,在这一线,虽然‘越人阵’部队会同‘法军越南派遣部队司令部’所属部队接连发动了几次反击,但却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几乎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
这也难怪,虽然由朱笃一线进入南方的中国军队不过仅是海军陆战队第164机动旅,但这一支拥有着极强的信息化、机动性的作战旅却得到了部署在戈公海军航空基地的海航第10联队的全力配合,而且中国海军南方舰队第1舰队更是倾尽全力的在整个南方地区实施作战配合。这一切对于几乎没有制空权的‘越人阵’来说,那简直就是噩梦。
现在的这种局面,贡德比诺并不是不清楚,他比谁都知道现在的局面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菲律宾在抵抗了不到一个礼拜之后,便是彻底的沦丧了。中国人以他们的精锐-空降15军为先导,加上第3快反旅这样的一支机动部队,便是让菲律宾总统-安东尼奥-特里兰尼斯一夜之间成了流亡者。而马尼拉的天空从此却不缺少的颜色大概就是红、黄两色了。
中国人倒是很明白他们需要什么,至少他们在战争之前就明白自己该去干什么,要不然菲律宾前总统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突然的出现在一片混乱的马尼拉。
中国与菲律宾在2004年9月签订了合作勘探石油的合约。这在当时,就有外交人士指出,这份所谓合约的签署,也就标志着中国政府多年来争取通过双边协议,而不是多边会谈来解决南中国海领土纠纷的努力取得了突破。
而当时率领庞大的外交代表团访问中国,并签署下这份合约的不是别人,就是时任菲律宾总统的阿罗约,而这也是她当时连任总统获得成功后的第一次出访。
那一次,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打破了菲律宾外交的惯例,在其当选之后,不是马上访问东南亚国家,而是将中国作为其连任总统后,外事访问的第一站。
在当时,阿罗约总统声称由于中国将在东南亚的地区经济发展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搞好与中国的关系,符合菲律宾的国家利益。
但早在访问之初,就有随行的菲律宾官员透露,阿罗约访华的重要目的,不是别的,而是在于敲定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北方铁路的投资,并且为能够创造17000多个就业机会的大批经贸合同的签订奠定基础。
结果这一趟,阿罗约总统的确不虚此行,除了签订了大批经贸合同之外,马尼拉方面还成功获得了包括北方铁路在内的由中国政府提供的4.3亿美元的援助贷款,以及一笔总额近10亿美元的低息长期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