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越南之南_第二十三章节 重责使命(上)(1 / 2)

功勋 绿窗幽梦 1889 字 2022-12-15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阿富汗的月夜总是这样的充满着荒凉的寒意,也许山原上的风除了带来以迷朦的灰尘之外,更多的还可以吹来些许的苍凉。这个位于亚洲西南部、坐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的内陆国家,

更多的时候从来最不缺少的或许便是战争和苍凉。

某些时候,由于地理的位置的原因,阿富汗始终无法确定好自己的地理归属,或者这个可怜的国家会被划入在中亚或者南亚,或者又会被归类为中东地区,又或者因为与大部分比邻的国家有着宗教上、语言上、地理上相当程度的关联,而被认为是处于中亚南亚之间。

北方各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交接,东方和中国接壤,东南方与巴基斯坦交界,西方和伊朗相临。从东北部到西南部横贯的兴都库什山脉将整个国家分开,形成了所谓的‘瓦罕走廊’,领土的五分之三都处于交通不便的状况之中,虽然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支柱,可耕地面积还不足农用地的三分之二。也正是因此,这个人口近3000万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

一身传统长袍的纳兰平初独自静静的坐在篝火旁,按照惯例,他又在通过军用笔记本电脑查看一天来所收到的邮件,风呼啸着从兴都库什山脉吹来,带来这点的的寒意。

“从中亚的历史看来,这片土地上的统治者属于阿富汗人中的阿卜达里部落,随后,到了艾哈迈德-沙阿-杜兰尼的统治时期,这个部落更名为杜兰尼,也就是durrani,波斯语意为‘珍珠中的珍珠’,属于波帕尔札氏族的萨德豆札段或阿富汗种族的巴拉克氏族的穆罕马德札段。”另一边,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联合情报/北方局(jin)的行动负责人-阿卜杜勒-阿米德正在给围坐在篝火旁的武装人员们讲解阿富汗的历史。

“其实阿基米,你应该感到自豪才是。”阿米德笑着对坐在一旁的阿基米说道“你的祖国是一个拥有多种文化的国家,而且因为地理上位于东方与西方的交界点,连接着南亚、中亚以及西亚。所以在遥远的古代,这里曾是很重要的贸易点和游牧民族的迁居点,拥有着极为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

“可是这也是这个国家所具有的悲哀。”不知道什么时候,纳兰走到了这些坐在火堆旁的武装人员的身后“在漫长历史里,这片土地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侵略者和征服者,由于通常被称为中亚的十字路口,所以阿富汗的历史上总是充满战争和社会动荡。”

“这片地区无时无刻不是处在各个时期许多主要帝国的边缘,波斯帝国、孔雀王朝、贵霜王朝、大唐帝国、大清帝国、大英帝国和苏联,此外还包括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亚历山大大帝所建立的大帝国。”纳兰说话的时候,他的目光始终盯视着坐在那里的阿基米“18世纪中叶,艾哈迈德-沙阿-杜兰尼国王开创了一个首都位于坎大哈的庞大帝国-杜兰尼王朝,这也是现代的阿富汗所存在的基础,历史也就是从1746年方才开始的。不过后来,这个庞大帝国的多数领土都沦丧了,到了19世纪,更是成为了帝俄与大英帝国的博弈区。”

纳兰笑了下,走到火堆旁坐了下来“到了1893年,英属印度政府外务大臣莫蒂默-杜兰德主持起草了一份阿富汗和英属印度的分界条款,后来作为英国国王的全权代表,杜兰德和阿富汗国王阿卜杜勒-拉赫曼的两位全权代表在具体商定之后,便是划分出了durand line(杜兰德线)这条线也就是现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长达2640公里的边界线。”

“也因为这条线,普什图族领地被完全的分成了两个部分,这最终的结果便是直接导致了阿富汗和英属印度以及现在的巴基斯坦之间始终会因为领土问题而关系紧张,国际上称此为‘普什图尼斯坦争端’。虽然1919年8月19日,随着第三次英阿战争的结束 ,阿富汗从英国人的手中夺回自由,完成了独立事业,并且排除外来的干涉势力。但众所周知的是,这个国家从来没有处于过和平。”纳兰对着阿基米笑问到“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自1900年以来,阿富汗的11位当权者几乎都没有真正的完成过自己的任期:1919年暗杀、1929年辞职、1929年处决、1933年暗杀、1973年罢免、1978年处决、1979年处决、1979年处决、1987年免职、1992年推翻、1996年推翻、2001年推翻。”纳兰的身子往火光前凑了凑“要是算上1970年代末期开始的战争,这个国家几乎没有太平过。”

“算起来最后的稳定时期是应该是穆罕默德-查希尔-沙阿国王所统治的40年,1933年至1973年期间,算得上是阿富汗最为平和的时期,但随着1973年国王的同父兄弟穆罕默德-达乌德-可汗施行的政变,这所有的一切便都结束了。”纳兰笑道“阿基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知道为什么你的祖国从来都没有缺少过战争吗?”